《宋词背后的故事》:读的是宋词,品的是人生

我们从小到大背了几百首唐诗宋词,刷了无数道题,才挤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可是为什么要背几百年前先人们写的东西呢?也就是说究竟为什么要背诗诵词呢?特别是宋词,相较于绝句或律诗要长一些,而《宋词背后的故事》告诉我们,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读的是历史,看的是文学,品的却是人生。

《宋词背后的故事》,杨国振、陆晨昱合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杨国振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等有深入的研究,陆晨昱是传统国学和国术的传播者,并在喜马拉雅主讲国学和传统文化。二人合著的这本书打开年轻读者学习宋词的新路子,在品词、诵词之余,透过作者的生平来看词的意境更有深意。

我们先来看看词的来源。那些经过岁月的洗礼,流传下来的宋词固然唯美,但是要知道流芳千古的诗词作者们也受过科举考试的荼毒呢!他们或者通过考试走入职场生涯,在官场中摸爬滚打;或者因考试失利,走入社会大课堂。不管何种选择,他们都开启了诗酒花的人生之路。将诗酒花和音乐相和,伶人们发现有的是可以唱,有的诗需要断开和着音乐演唱,诗被断成了长短句,于是有人开始根据曲来填词。

一、 词的流传来自花间词

词最初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因为为了方便吟唱,民间乐坊开始填写长短句,这便是最初的词。那时填的词描写的多是与妖娆女子有关,写的是女子的神态与情感,表现的是女子喜怒哀乐,其中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温庭筠。

温庭筠,又名温八叉,因为才高八斗,叉手八下即可成诗。不过,他在科举考试上一路跌跌撞撞,直到51岁才成功上岸。 在人生的前半段,性情中人温庭筠是秦楼楚馆的常客,虽然落下了浪荡子的名声。但是在此期间填的词倒是流传了下来,从他之后填词的文人才多了起来。

开拓词的意境是一位悲情人物,他是南唐后主李煜。文艺青年李煜入主皇帝宝座,开启了文艺青年喜闻乐道的琴棋书画恣意人生,至于皇帝的职责那是附带的! 无视自己职责的后果是将自己完成了亡国之君。这时的李煜借酒消愁,希望在迷离和虚幻中忘记亡国之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将对昔日国家的怀念及感情倾注于词曲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这时的词开始脱离走向开阔。

二、 词的发展

宋朝是个神奇的朝代,因为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依靠兵便夺取的皇位,所以对武将防范严密。在宋太祖摆下一道著名的酒席,“杯酒释兵权”后,武将地位下降,文人地位上升。 在宋朝,文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百姓的教育程度也比过去任何朝代都发达,文化生活欣欣向荣。经过五代皇帝的宋朝,文化风气偏向虚无浮华。

向这种风气开刀的是欧阳修。欧阳修的精神导师是唐朝的大文豪韩愈,韩愈的文风朴实、内涵深厚。欧阳修受他的影响,主张文风言之有物,不要假大空。他利用主持科举考试的便利,扭转了宋朝文坛的浮夸风气。“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栏杆尽日风”欧阳修以轻灵欢快的笔墨画出了颍州西湖的风光,创造出一种清净安逸的氛围。

三、词的壮大,十项全能苏轼的旷达人生

被称为“十项全能”的苏轼并非一帆风顺,在官场与人生的磨砺中仍然乐观豁达,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曾经有人拿诗仙李白与苏轼对比,结果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十项全能,他在诗、词、画、书法等方面无一不精。宋神宗评价道:“李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列唐宋八大家。与其父早年的严格教导不无关系。 苏轼参加科举考试后,拿到苏轼考卷的欧阳修被苏轼的文章所折服,以为是自己弟子曾巩的,为避免闲话,将苏轼列为第二名。

科举考试顺畅并没有给苏轼带来仕途的顺利。官场中的苏轼因为王安石变法中新旧两党的相互倾轧而一波三折。盘点苏轼的官场生涯,大都是在被贬中度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的是苏轼虽然逆境中,却依然豁达向上的精神状态,演绎着前方即是希望的乐观。

不管周遭的环境有多恶劣,苏轼一如既往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他填的词豁达豪迈,旷达的人生态度让人钦佩。 “词穷而后工”,是苏轼的真实写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的是性情中人的苏轼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也是对世间值得的祝福。

每一首词的诞生都与作者所生活的环境有关,拨开词的重重迷雾,穿越时空,品味千年前的生活,明了每首词的来龙去脉,行走在千年后的今日,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宋词背后的故事》:读的是宋词,品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