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和病的区别——神奇的汉字

中学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huán)公》。文章这样写:扁鹊见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ā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ì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suì)死。

文章中扁鹊三次谈论蔡桓公病情,后两次谈的是病,第一次说的是“疾”可见疾与病是不同的。

那么他们区别在哪里?

从“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一句初步可以断定,“疾”是症状比较轻的,“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一句也证明了我们的推断。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字形的分析角度,我们也可以区分疾病的不同含义。我们还是来个望文生义。疾病两个字都有病字头,都是生理或心理的问题。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有的放矢的“矢”,一个是甲乙丙丁的“丙”。

矢,是箭头,用箭头的尖端,刺激穴位就可以治疗的病,那就是比较轻的病,相当于表证。所谓“表”是指肌表,表证是指病变部位在体表,病情较浅。表证的症状有怕冷、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脉浮等。一般说来,表证又可分为表寒证、表热证、其中,表寒证有怕冷、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鼻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表热证有发热、怕寒、有汗或无汗、口渴、咽红或咽喉肿痛、舌尖红等。治疗表寒证时应使用辛温解表中药;治疗表热证时应使用辛凉解表中药。

再看“丙”,通“柄”,医治用具,需要带柄,可见病灶比较深。显然比“疾”要重


疾写成这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疾和病的区别——神奇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