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提起内卷,大家都一脸愤恨。
我先声明,我接下来要说的内卷,不包含无效内卷。什么是无效内卷?比如说一个员工加班到晚上10点,其他员工也跟着加班到10点,其实什么也没干,只是让老板知道这件事,却导致不这么干的被淘汰了。
这个叫无效内卷,因为它除了消耗组织内每个个体自身以外,不增加社会价值。
我今天要说的是有效内卷,指的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让成本降低,让消费者得到服务更容易,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
很多人会将这两者搞混,他们竞争不过,就排斥跟他们竞争的人,一看内卷这个词可用于批判,就忙不迭的用上。但他们又非常欢迎自己要消费的领域进行激烈地内卷,他们不关心谁被淘汰,只关心自身的成本和能够获得的收益。
内卷一词,就因为人们的立场经常变,而产生了很多争议。
其实我们各行各业的进步,基本都是有效内卷“卷”出来的。
苏炳添跑进10秒大关的时候,如果我是他的队友,我会在他睡觉的时候也拼命练习,这是不是卷?是卷,但没有这样的卷,就不会有成绩。
每个骑手都想在同等时间里挣更多单,挣更多钱,于是大家会想很多办法试图多跑几单。但与此同时,少部分骑手的优秀使得系统缩短了“配送时间上限”,大部分骑手成了“受害方”,这是不是卷?是卷,但没有这样的卷,你收到一份外卖要多久?
拍电影,开餐馆,做手机……有什么行业可以不卷就提升的?写稿子,做设计,敲代码,有什么工作是可以不卷就能做到最好的?你以为的最好,其实远远不够。就连以前军训,各个方队之间比嗓门大也得卷,如果大家都不卷,怎么提升上限?
大家痛恨内卷,是因为把自己代入了生产者的角色,我们不希望那么多人来跟自己竞争,导致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却只能得到同样多的回报。
但只要是提升了品质的内卷,只要是降低了成本的内卷,就都是有益的。如果你获得同样的回报需要更多努力,这只能说明原本的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被你原先吃了红利多拿了钱,现在只是回归,而不是抠走了你的钱。
比如你是做设计的,公司突然来了一个跟你拿一样薪水,但每天下班都还在努力钻研,最后出来的作品比你好很多的员工,你很讨厌他,但这只能说明你的作品配不上这份薪水。
再换一个,来了一个跟你做出一样水准的作品,平时跟你一样努力,工资却拿得少得多的实习生,你很讨厌他,但这只能说明你做的事情谁都能做而已。
你讨厌的这些有效内卷,恰恰是它们的服务对象所欣喜的,同时你不要忘了,你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这样的内卷在其他行业为你带来的收益。
你真的关心楼下的餐厅谁被卷死了吗?不,你只关心谁能更好吃,谁能更便宜。你真的关心快的卷死了滴滴,还是滴滴卷死了快的吗?不,你只关心谁能让你免费坐车。
有效内卷,正是市场在发挥着作用。
当一个地方有财富效应时,在趋利的人性下,必然会涌入一大波人来卷,然后市场就会把那些“不该在这里的人”挤出去,留下能活下来的——这些活下来的要么有最低的成本,要么有最高的效率,要么能接受最少的回报。
那些被挤出去的人呢?自谋生路,自己去寻找下一个“自己能待的地方”。只要他们能待得下去,这里暂时就是他们该待的地方,直到再次被挤出。这就是市场对全社会的资源自动进行的优化配置——让最适合的人待在最适合的地方,不关心个体的命运,只关心社会作为整体的总效用是否得到了提升。
没有有效内卷,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能触及到的一切都是更差的体验。如果我们想要有效内卷带来的时代进步,我们也得张开双臂拥抱别人来我们的领域这样卷我们。
欣然接受市场对我们“应该处于什么状态”的检验,是一种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