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的遐思——写在父母的金婚之日

今年是父母的金婚之年。春节回家,父亲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和我说了这件事,来解释为什么要召集众亲戚们为母亲的70岁庆生。在老家,有各种名堂可以“办事”,譬如生日、搬迁、生子(儿子、孙子、孙女)、升学、开业……等等,不一而足。而父母向来低调,不喜热闹,家里极少趁机“办事”,一应事务也都能简则简,从不张扬。为什么母亲的70岁生日会要隆重聚会呢?我还有些纳闷,经父亲这么一说,才略微知道一些端倪。父亲说,金婚这事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就悄悄地与生日一起提前在大年初五庆祝了吧。我也实诚,更习惯了父母亲的无欲无求,庆生之后,就直接把这事放下,没有多想。

直到上周的某一天,父亲在家里的微信群里说,“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啥日子吗?”我才猛然醒悟,今天该是父亲提到的金婚纪念日了。心里一阵愧疚,这样的日子,父亲是在乎的!我不该如此疏忽!

接着群里一阵热闹,祝福、发红包、各种表白……。但是,因为各自都在工作岗位上,离家又远,这些隔空的祝贺都显得十分苍白。直到父亲发的一段话,才让我们读出了父亲前前后后的良苦用心。

父亲在微信里说:

“五十年前的今天我们结婚了,无论和现在人还是和同时代人相比,我总感觉亏欠你妈太多,不管现在对她多好也不为过。

当时我是一名刚出学校门的穷学生,并且家里这有两个年近七十的老人。

我们结婚也太简单了,没有争争讲讲的礼单,没有热闹的订亲饭,没照相也没领证,更不用说婚纱.钻戒了,就连简陋的婚房也没有。

这些年来,你妈妈无怨无悔,勤勤恳恳,抚养子女,膽养老人,省吃简用,超负荷劳作,到现在落下一身的病痛。

我们平平淡淡,平平静静,平平安安地在一起生活了半个世纪。

孩子们,祝福我们吧,愿我们这个家明天更美好,更幸福!”

读罢,顿时泪奔。

想必父亲的这段告白不知道压在心里多久了,才在这样的时刻喷涌而出,可见其情之深意之切了!回想起父母一路走来的婚姻生活,忽然都找到了注解。

父亲是青涩的,在他们的婚姻之初。辍学(高中毕业考上了地质学校,因工作性质选择了辍学)、丧母再到初婚,年轻的父亲刚刚品味人情冷暖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照料、家庭生计需要考虑、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初到手的工作需要熟悉……,哪还有多余的心力去照应同样年轻又善感的母亲呢?所以,在我为数不多的儿时记忆中,经常有母亲偷偷抹泪的场景。同样刚刚二十出头,就要为人妇、为人媳(孙媳妇)、为人母了,面对强势的奶奶和陌生的家事,相信那时的母亲是无所适从的,更不懂得倾诉和沟通,眼泪大约是唯一的情绪出口了。想必当时青涩的父亲是体会不到母亲这境况的。

父亲是忙碌的,在他们抚育儿女经营家庭的过程中。父亲是老三届,属于知青,虽然没有读成中专,高中毕业生在那个时代的家乡依然属于高学历。因此,无论是下乡务农、到学校教书、回生产队当干部、到大队当干部、到公社里公干……,每每踏实肯干的父亲都会被当做主力队员。虽然一辈子只以一种工种为主——会计,但工作单位却应时代的要求换了很多家,不管在哪里做,父亲都尽职尽责,该忙不该忙的事占满了日程,尤其是后来那些无法推辞的应酬更是成了我们家的心事。印象中,总是担心没有回家吃晚饭的父亲又喝大了,也往往在期盼这那沉重的脚步声中入睡。而母亲,则在各种活计中惦念晚归的父亲。无论怎样,母亲都很少责备,更少唠叨,所有的委屈和怨气大约都压在了心里吧,她知道父亲也是无奈。尽管如此,父亲一个人的收入仍是难以撑起六口之家,更不用说三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了。于是,母亲除了如常在生产队里干农活,还要在农闲时节去做一些缝纫活来补贴家用。老家的冬天是寒冷的,母亲过日子又非常节俭,半夜时分,当我们都逐渐睡去,她一个人在踩缝纫机赶活,往往忘记了给炉子加煤甚或是不舍得加多一些的煤让炉子更旺些,就这样忍着寒意把一件件服装缝好以便第二天及时交托出去,为我们换来生活费用。这一切,父亲是看在眼里的,但那时忙碌的父亲被自己的世界所缠绕,能搭把手已属不易,家庭的重担他们各挑一端,忙碌中,之于对方的体味也是有限的。

父亲是无助的,在家庭任务已完成,母亲病倒之际。还深刻地记得有一次舅舅打电话给我,说让我抽时间回家一下,看看母亲吧。当时我一个激灵。因为抚育孩子,我回家的频率比较低,当时的电话也不是很方便,几个星期不联络也是有的。而当我回到家,看到躺在床上虚弱无力的母亲时,我的世界简直要崩塌了!母亲病了,但父亲和母亲却一直在瞒着我!让我无比难过和自责!抚摸着母亲虽笑着却很苍白的脸,我无语凝噎。母亲当时病得很重,要人搀扶才能勉强走路。父亲宽慰我说,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病,别担心,就是要遭些罪。我的心略放松了写。后来才知道,这是被医生诊断为“类风湿”的病症,虽不致命,但依然很让人揪心。父亲介绍起母亲的病情,是轻描淡写的,但我想他的内心是极其紧张焦虑的。人一下子瘦了20多斤(到现在也没有胖起来)。也是从那时起,父亲成了书店的常客,自主求医问药成为延续至今的习惯,更不用说随时的翻身、按摩、捶打了。母亲当时因为用各种药物,伤到了脾胃,吃饭及其挑剔,只能喝粥,少食多餐,半夜的加餐全由父亲来操办。

感谢上苍,让我们在山穷水复已无路的时候,遇到了各路医治母亲疑难杂症的民间游医,治愈了“类风湿”以及令医院都束手无策“疮洞”,终于找回了行走自如健康如常的母亲。看到母亲逐渐找回健康,父亲也慢慢摆脱了紧张和焦虑,经历了自身一段身心波折之后,如今的父亲变得越发地从容了。

父亲是欢愉的,在母亲尽享生活之乐时。今年春节,父亲像小跟班一样,伴着母亲和她的众兄弟姐妹们去拜访远在内蒙的二舅。父亲是那样尽职尽责地帮助母亲准备行程,大到行程安排,小到药物、水杯,甚至帮着参谋穿衣带帽。看得我心里都是暖暖的。原本还想在家里逗留两天,但看着老人们急着启程,我乖乖地改签了机票。拎包陪逛已经成为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两个人还在2018年秋季协助保姆帮孙女带了半年的重外孙,尽享了天伦之乐。生活细节中流露的点点滴滴都流露着老两口的欢愉和对彼此的珍惜。

父亲和母亲的故事要写还有很多很多,但主色调只有一个,那就是无需强调、又无所不在的爱!这样的爱也深深地传递到我们兄弟姊妹们的婚姻观中,为我们的婚姻经营提供了榜样和参照。

我想,这世间最伟大的父母,就是用自己的人生实践来诠释婚姻、诠释生活、诠释生命的父母!更是那种无论何种时候,儿女回望时都能从中汲取力量的父母!这样的价值赋予我们每个人毕生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也是上苍为父母准备的一种奖赏!

感恩我的父母,让我懂得了这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父母的遐思——写在父母的金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