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妄,之言:“时而沉重。”

​“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在内心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杂念,好的、坏的、善良的、肮脏的。人支撑着这些东西沉重地活着。一边努力地善待身边人,一边又不得不独自背负起这些沉重的东西。”——吉本芭娜娜·《鸫》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黄吟卿思

1.

都说,物尽其所用,人尽其所能。不知从何时开始,堆放的物品越来越多,自己也渐渐迷失了自己。搬家那天,我整整搬了一天,都是零零碎碎的东西,说不上它哪儿重要,可是要我就这样丢了又舍不得。然而,当那些东西搬进了新的房间,发现空间一下子被挤满了。原来偌大的房间,空荡而舒适,空气流通也是极好的,阳光是极好的,可自从搬了那些东西进来之后,总感觉房间里多了些许的霉味,房间也变小了,阳光更是被堵在窗口透不进来了。我也知道这样不好,甚至为此感到沉闷和压抑,可是我就是舍不得,放不下,哪怕那是些零碎的东西,哪怕它让我倍感沉重。

就在今天,我打开电脑的那一刻,手指触摸到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我盯着弄脏的手指和不易察觉的电脑上的灰尘看了许久,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是的,我似乎辜负了很多东西,如果这些东西都能够说话,想必它们该埋汰我了。既然那么长时间不用,为何要花那么多钱去买,买了又不用和没有它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不是在说,我在浪费?又或者说,我太贪心了。

是的,我承认很贪心,什么都想拥有,可是一旦拥有之后却又不能很好的运用它。花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所以特别想要赚很多很多的钱,以此就可以满足自己的贪心了。可是,我好像忘了,赚钱需要时间,与此同时,要尽可能的用到那些东西、享受它们,也需要时间。我真正享受成果的时间呢?反而减少了。

2.

纵观这二十几年来,我买的东西应该不算是多的了,我赚的钱更是少的可怜。而我的生活似乎也还在为了赚钱而忙碌着,东西呢?更多的东西依旧是堆在角落里,成了某种摆设、装饰,甚至是妨碍和困扰。以前我总想着,指不定哪一天需要,而那些东西若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手拿起来就用,那还是能够节省很多时间的。然而,我真正用到它们真的很少。说到底,从始至终,我的很多东西都并非是真正需要,而是贪心,是想要,才买的。而需要和想要的关系,就如同现实和梦想的关系。梦想高于现实,然而谁又说梦想就是最后的目的呢?如果实现了梦想,之后呢?好像很多人都忘了还有之后这回事儿了,不是吗?

我们自然可以拥有很多梦想,也很轻松就可以获得很多的梦想。然而,如果一直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又或是真的实现了一个个梦想,那又如何呢?我们又得到了些什么呢?空虚,寂寞,甚至别无所有,然后就能踏踏实实地享受安逸了吗?可能吗?过往的经验告诉我,这时贪心便会再次光临,而我们又得马上上路,继续追逐更多的梦想。贪心不止,梦想不止,永不停息,且一直在路上。那些角落里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依据了。

仔细想想,人其实会有些越活越倒退的感觉。小时候,为了买一个玩具,可以辛辛苦苦攒钱,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大半年,只为了那一个玩具。这是幸福的,一种纯粹而简单的幸福。买了玩具之后,我们也不急着想要更多,而是会好好待它,无数次的炫耀,时常把玩,甚至将它分享给身边的人,一起快乐的玩耍。那时候,一件玩具就足以照亮我们的童年。可是,谁还记得当年的玩具丢在了哪里,我们又有多久没有开心的笑过了?说到底,这些年我们轻松获得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我们根本来不及熟悉它很快便会被更多新奇好玩的东西所吸引,被贪欲所驱使着。而快乐,我们还能感觉到快乐吗?

3.

这些年匆匆忙忙地赶路,时而焦虑,时而沉重,时而倍感无力和压抑,然而,终究是在路上,终究知道自己在追逐着什么,想要什么。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早就能够满足了,甚至它就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我们没有勇气停下来去享受它,不敢松懈。没有方向就容易迷失,我们不敢放下心中的贪心,只能一次次的任其驱使,还一边自我安慰着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甚至扭曲到认为这才是充实,是自己的方向。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在拥有方向的同时,似乎方向中也包含着疯狂和荒谬。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早一点停下来,或者说就是停下来,停下来会怎样呢?我确实这样去尝试了。停下来的那一刻,我变得不知所措,不安,焦虑,惶恐,甚至想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那种感觉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然而,又有些不同。孩子兴许不会将方向看得多么重,心里也只是念家,或是饿了、困了,害怕遇到危险,没有安全感而已。我呢?我想的更多的是走出去,是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去做,我必须要走出去。说真的,在哪儿不一样呢?

即使搬了家,换了环境,又或是就在家乡,我们就真的就不同了吗?一切不都是从陌生开始,然后慢慢熟悉?然后,熟悉之后就又要开始新的征程了,重新上路,不断前行。走得久了,走得远了,过去的那些熟悉的又陌生了。可能在心里不这么认为吧,在心中想着,我来过,我走过,我在路上,我就是一直在得到,只要不停止就会一直得到。然而,得到了些什么呢?除了眼前的的那些还有什么呢?或者说,其实我们人生一场,看得见的,在手边的,能用上的,以及脑海里装的,除此之外又还剩下些什么呢?

4.

这些年来,一直挺沉重的,内心给了自己很多的压力,且无处释放。究其原因,释放又如何,事实存在,不因个人意志所转移,只要未曾改变,那它就一直在那。我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是改变对它的看法。或者说,换个方式理解它,仅此而已。这就是现实最大的力量了,我可以逃避,可以找借口,但它始终存在着。就像那些堆在角落里的东西,看得见,即使视而不见,它也还在。我用不上,那它就是多余的;我想要却没有发挥出它该有的作用,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属于我,甚至除了归属之外,它也只是被我买来而已,我没有用它,那它就等于是没用的。

回想到最初写作的时候,那时还挺不错的了,写一些情感类的散文,或是编编故事,那时候是快乐,纯粹而简单的快乐。因为自己能写,也因为写的东西多少还有人理解。可是,慢慢的我厌倦了,我将此理解为这是自己的局限,而我又是那样害怕自己退步的人。然而,重新开始一种尝试又是何其艰难呢?甚至,后来因为尝试的不如意,我还一度产生放弃写作的念头。说到底,还是贪心,有一点点进步就开始浮想联翩、想入非非了。

说到这,不由得想起那个小学时读过的一个故事,“小猴子下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三心二意,舍本逐末,最终空手而归。可能人就是这样,会不自觉地遵循某些惯性,不停的追逐,不断的重复,甚至放了停下来去想想为什么,更是不曾冷静地思考过自己所做的那些到底是在做什么呢?若是只顾着奔跑而忘了奔跑的意义,那和瞎跑有什么区别呢?想到这,不由得心开始沉重了,因过往的种种,也因这一刻莫名的慌乱,如此无所适从,如此格格不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与妄,之言:“时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