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生活的算法>读后

工作生活上常遇到临时任务,特点是:多,杂,乱,就像晨起还未整理的头发,需要你用上工具,好好梳理一番。

梳头发用梳子,可是生活却没有啥法则,张三李四各有各的活法。但如果我们可以用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去总结梳理生活任务,会不会有新发现?

<指导生活的算法>这本书,给了我三点启发。

1.如何排序任务?可以考虑加权等待时间最短算法.

如果任务牵涉到别人的等待时间,或者会造成自己的心理等待时间,可以小事优先。背后原理是:加权等待时间最短算法。
还记得今年3月份在某医院办理出院报销手续时,在相应窗口排队等待盖章。只是一个章,几秒就完成,但还是只能先来后到,在长长的队伍后面排着。可气的是,排第一位的男士不停跟窗口人员理论某事。站在队伍尾巴的我感觉时间好漫长啊!!!此时,窗口人员往队伍里看一眼,问:"要盖章的举手!" 然后对第一位男士解释:"你等我下,盖章很快就好,省得排那么长队伍!”
顿时觉得她好可爱,颜值大升!
她就是不知不觉使用了“指导生活的算法”里面的“加权等待时间最短”。小事快事优先,能让总的等待时间最短。

小事,就好像游戏打怪中的小鬼。你不干掉它,一时半会它也不会威胁到你,但它总在你身边绕,会造成昂贵的心理成本。反正早晚都要杀,还不如早杀。

即使只是一件小事,只要完成,便能在任务列表上打勾,能有效减少你的心理负担。

比如你每天给自己规定的打卡,像锻炼读书念英语,如果能尽早完成任务,往后的整天都轻松如云朵,有木有??但如果扛到三更半夜再硬着头皮草草完成,就觉得小事带来压力如千斤重啊!这就是心理成本。
同样的小事,不同的时间点完成,就会造成不同的成本。

当然,你也可以要事优先。就是按照任务密度=重要程度(产出)/完成时间(投入)来排序。

2.分两阶段做决策:神奇的37%算法

相信很多人都有买房经验。面对这种需调用大量资金的决策,很多人会犹豫谨慎。怎么办?

举个栗子。我买房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小孩读书,外加方便自己上下班。要求尽快可入住。

于是锁定二手房。筛选出当地小区环境好,配套幼儿园的学区房。范围缩小到某小区,看到价位合适,付款方式合适就出手。

虽然买到适合的房子,但在看房过程中心理不免会折磨。因为每次看完一个房子,就得纠结一番:要不要买?以后会不会遇到更好的?

《指导生活的算法》有一招,37%算法。它能帮助你简化复杂决策。

算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有限定条件。买房时要给自己限定看房总数或者时间长度。比如你给自己一个月时间,那么37%就是12天。

-12天前,只看不买,记住自己最满意的房子。
-从第12天起,只要看到比之前最满意房子类似或者更好的,就下手买。

3.什么是最重要的?抓住重点,避免过度思考。

写一篇007作业,给我一周时间和2个小时时间,很有可能文章质量是一样的。这证明想多了没用。

找人生伴侣,挖空心思,列出N个条件,好不容易找到他,很可能谈完恋爱结完婚才发现两人八字不合,性格不合,理念不合。

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培养自己抓重点能力,且把注意力放重点上。

007作业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把你想分享的内容总结成一句话,那是什么?
你最看重人生伴侣的特质是什么?讲道理,颜值高,还是多金?

有什么招可以帮助自己抓住重点吗?
-限定思考时间。比如2小时内必须完成作业。
-限定内容长度。比如电梯谈话;不能超过一页纸;
-用粗的马克笔写下关键词,写大一点。

综上所述,指导生活的算法,能帮助我们排序任务;分阶段做出复杂决策和抓住重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指导生活的算法>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