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并不要求我们买在最低点,在相对低点买入即可,但却要求我们在相对高点到来时还在场;很多投资者的资金储备或者耐心可能还不足以支撑到那一刻。--蚂蚁不吃土
截止到2022年4月22日,上证指数下跌15.19%,深成指下跌25.61%,创业板指下跌30.88%,沪深300下跌18.77%。
除去以油气、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行业,房地产、基建行业,农牧饲渔行业,其他行业表现普遍较差。
当前行情近乎市场普跌行情,想赚钱是很难的,今年来基金理财亏损在10个点以上的小伙伴不在少数。
看一下2021年初至今主要股指回撤与2018年对比:
市场的每一次普跌,都会割一批韭菜,对于基金理财来说,只要你做好了资产配置,不因急用钱而割肉,你的账户就真的是一堆数字。
今年市场为何如此低迷呢?
下跌原因分析
①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粮食、能源、金属价格,对全球金融市场亦有深远影响;
②美联储加息,虽说不是新鲜事,但每次都对A股产生影响;
③中美关系,‘漂亮国’总是闹‘闹幺蛾子’,见不得我们好,未来会一直如此,A股脊梁还不够壮,中概互联也深受其害;
④国内疫情反复,经济下行,上海疫情顺利结束的话,对A股应有一定积极影响;
⑤市场上很大一部分股票估值太高,业绩撑不起估值,这在市场情绪不高的时候就是问题了,毕竟花无百日红,涨久必跌,往往几家公司的下跌就能带崩整个板块。
⑥当前的连续下跌行情,引发了基民、股民(主要是机构、私募等,我等小散不背这锅)的恐慌情绪,出现了一定的抛售情况;这又反过来影响市场,导致情况变得更糟(逢低分批买入的好时机)。
如何应对
目前这种波动行情还会持续,不要奢望短期内改善,被套牢的基民朋友短期内不会解套,不要一厢情愿的认为跌了几天就会上涨。--在股市中,这种情形发生过太多次了,并且还会往复循环。
千万不要听专家、基金经理最近总在说市场低,政策低就梭哈抄底买入,我们是抄不了底的。
不要去问候昊对白酒的看法,不要去问葛兰对医疗的看法,也不要去问崔宸龙对新能源的看法,总之就算他们选择的行业表现不好,他们也会表示短期波动是正常的,长期仍然看好。
然而这长期是多久,没人知道,但期间你的基金可能会经历一个过往收益大幅回撤甚至亏损的过程,所以请及时止盈。
我们能确定的是:
①不知道还会下跌多久,局势何时会好转,我们预测不了市场;
②知道当前点位确实不算高,一定会涨回来,我们可以学着去应对市场。
所以问题就是:我们要不要付出资金的时间成本等待不知何时会到来但一定会到来的上涨?
今年我一直在说:用闲置资金理财,非大跌不买入,做好持久战准备,静待市场反转。
连续下跌环境中不适合一下跌就买入,因为不能很好的降低持仓成本,另外我们的资金储备不足以支撑我们这么做,不然等你觉得市场遍地机会时,可能手中已无资金。
市场总是在波动中,身处其中,自然无法避免,除非你远离它,我依然把波动当作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下跌就买入。
可能有人想过:把手里的基金卖掉,等再下跌一阵后买回来,不要这么一厢情愿了好么。
在当前市场已经大幅下跌行情下,在当前点位真的适合卖掉吗?是不是太晚了?会不会卖飞?跌多少是合适的买入时机?你确定自己会买回来吗?
虽然‘小亏即赚’,但现在割肉我觉得有些晚了,已经不是‘小亏’了,价值投资不是死拿不放,只是当前点位你的基金被套太多的话,不适合割肉。
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种操作方式:
①被套装死;②清仓或减仓,割肉;③控制节奏,逢大跌分批买入。
所以回到问题:我们要不要付出资金的时间成本等待不知何时会到来但一定会到来的上涨?
要的话,选①③,不要就选②,不要太纠结。
我选③,不建议清仓,因为就当前点位来说,资产配置好后,时间拉长,对未来收益还是可以期待的。
霍华德·马克斯:在所有人都相信某种东西有风险的时候,他们不愿购买的意愿通常会把价格降低到完全没有风险的地步。广泛的否定意见可以将风险最小化,因为价格里所有的乐观因素都被消除了。
我目前的操作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各异(资金、风险承受能力等),所以仅供参考,我的风险承受能力属于相对较高类型。
现在我操作很少,多了一个月就操作几次,没有卖出,手里的基金一周内如果只跌四个点以内不会考虑买入。
①新能源基金占比较小,最近几乎没有买入,即使下跌很大,因为:
新能源发展前景虽好,但近几年涨幅较大,相关公司估值也存在明显透支,业绩可能撑不起高估值,虽然今年来有一定调整,但仍不便宜。
②对医疗类、半导类体行业基金以及基建、地产、金融混合基金下跌幅度大时,会买入;
③组合中有1/5的纯债基金,做避险资金是足够的,今年来有1%的收益,对于纯债基金,一次性买入也是可以的,都是前期买的,最近没动。
投资并不要求我们买在最低点,在相对低点买入即可,但却要求我们在相对高点到来时还在场;但很多投资者的资金储备或者耐心可能还不足以支撑到那一刻。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