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篇》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注释】

▲叶[shè]公:沈诸梁,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封地在叶邑,故称作“叶公”。

▲说:通“悦”。

【译文】

叶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方的人来依附。”

【学而思】

要做到“近者悦,远者来”,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只有国家强大,百姓富足,治安稳定,社会和谐,才能使本国百姓高兴,他国人才投奔。

参读《子路篇》13.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知识扩展】

《孔子家语·辩政篇》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节财’。鲁君问政于夫子,子曰‘政在谕臣’。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悦近而来远’。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然政在异端乎?”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齐君为国,奢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伎乐,不解于时,一旦而赐人以千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节财。鲁君有臣三人,内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心,莫安其居,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此三者所以为政殊矣。《诗》云:'丧乱蔑资,曾不惠我师。’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又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也。又曰:'乱离瘼矣,奚其适归?’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察此三者,政之所欲,岂同乎哉!”

(子贡问孔子说:“从前齐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鲁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在于了解大臣。叶公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三个人的问题是一样的,而您的回答却不同,然而治国有不同的方法吗?”孔子说:“按照各国不同的情况来治理。齐国君主治理国家,建造很多楼台水榭,修筑很多园林宫殿,声色享乐,无时无刻,有时一天就赏赐三个千乘之家,所以说为政在于节财。鲁国国君有三个大臣,在朝廷内相互勾结愚弄国君,在朝廷外排斥诸侯国的宾客,遮盖他们明察的目光,所以说为政在于了解大臣。楚国国土广阔而都城狭小,民众想离开那里,不安心在此居住,所以说为政在于让近处的人高兴,让远方的人来依附。这三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所以施政方针也不同。《诗经》上说:'国家混乱国库空,从不救济我百姓。’这是哀叹奢侈浪费不节约资财而导致国家动乱啊。又说:'臣子不忠于职守,使国君担忧。’这是哀叹奸臣蒙蔽国君而导致国家动乱啊。又说:'兵荒马乱心忧苦,何处才是我归宿。’这是哀叹民众四处离散而导致国家动乱啊。考察这三种情况,根据政治的需要,方法难道能相同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路篇》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