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
一、微信对话
昨天晚上突然接到家族一女子微信。
女:姐,你娘的户口还在西城么?
娘去世十八年了,怎么问这个稀奇古怪的问题?
木文:咦,有啥事么?
女:我想把儿子的户口迁到你娘处,又不要你娘的房子,不行么?
木文:迁个户口做什么?户口几乎木有用处了啊。
女:上学啊,我们是丰台户口,丰台教育水平太差了。
木文:我的乖乖,我的女儿也是在丰台上的,没有啥不好,关键是在咱们自己哈。再说了,现在仅仅迁一个孩子的户口是上不了学区学校的。
女:孩子户口上到西城,准备在海淀上学?
木文:你这更是风牛马不相及了呀。小孩必本区户口、房产证必须是父母的,这两个是首要条件。连赞助费都不好使了。
女:你别管了,你只给我能帮我上户口的那个人的联系方式就行了。
木文:我娘的户口早已注销了,你借不上力,我把荟宝的微信名片发给你,自己联系吧。
女:好,谢。
结束对话,木文沉思良久。从教育系统出来十几年了,深知里面的水深水浅,有多少人在里面深入研究教育问题呢?
所谓的教学质量行,就是指:可以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最后考上重点大学,一个学校、一个行政区,升重点学校的比例越高,教学质量越好,其实质:这样的结果只是应试教育的畸形成果。
微信女的意图还是让孩子走应试教育的道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入畸形教育,一直到大学,才是走完人生的教育成功之路。
问题是:应试教育能不能实现你的梦想?这只是你的梦想,不是孩子的梦想。
我们父母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我不敢想。
前年木文离开帝都时去看了微信女,因为家族里我曾经帮助她最多,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也担心以后帮不到她,所以最后一次去看看她,请她和孩子吃饭。
她的生活环境是艰苦的,但是也已经很不错了,最后安家在二环路边的狭窄的六层楼上。木文懒得上楼,电话告诉她带孩子下来,一起去酒店。
娘儿俩下楼了,简单的寒喧后,木文问小朋友:阿姨请客,你告诉阿姨你想吃什么?
小朋友严肃认真的说:你请我吃烤鸭吧!
他娘立刻说:不许用“你”,要用“您”,重说一遍!
小朋友严肃的说:您请我吃烤鸭吧!
他娘哈哈哈大笑:你看我们宝多懂事!
我讪笑着,说真话,我一点也不喜欢,小孩子的天真无邪荡然无存!她是在显摆自己的教育很成功,而我觉得很愚蠢,童年的天真在哪里呢?
过马路的时候,我下意识的牵小朋友的手,说道:宝贝儿,我拉着你过马路。
小朋友使劲儿甩开我的手,硬生生的严肃地说道:用不着,我都五岁了,自己走!
我赶紧贴紧他,用手势向司机举手,帝都司机多数很文明的降速,谦让行人过马路。过了马路,我吐了一口气。
事后,我向微信女描述小朋友的言行,我本来是想引起她的注意,没想到她不以为然。因为她不知道她的教育冥灭了儿童的天性。
两年后的今天,她又继续坚持以教育的名义把孩子送进应试教育的牢笼,这不是在害孩子吗?
木文觉得:我们的教育还是来教育一下父母们吧!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德国学校给父母发家长信,要求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刷牙,一定要刷到十岁。
这封信全面从孩子骨骼肌肉的成长阶段学生要学习什么样的刷牙方法,科学而严谨,父母怎么帮助都有严格的程序和方法。
德国是最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国家,但是这个独立性的培养是父母的帮助,是父母根据生理成长的科学依据来仔细帮助的。这是解决帮什么、怎么帮的问题的。太棒了,这封家长信既教育了父母又帮助了儿童,真是一举多得呀!
我们的独立性培养呢?得到一个期望的结果,丢失了孩子的童真,习得了拒绝人的方式,真的是得不尝失啊!
我真的不想帮微信女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我只想问:你的小宝贝会刷牙了吗?
二、你的小宝贝会刷牙么?
家族里另一个小宝贝就特别好玩,她出生一个月妈妈就开始给她刷牙了,妈妈细心的用小棉签沾点温水轻轻擦拭娇嫩的牙床,妈妈说让她习惯异物在口腔的感觉,大了学会刷牙。
再以后用淡盐水、用儿童牙刷,现在七岁了,爸爸和妈妈每天坚持两次陪她刷牙,爸爸妈妈虽然很辛苦,小朋友还是很配合的刷牙,越来越好。
昨天我把德国教父母陪孩子刷牙的故事发给他们,爸爸说:太对了,太辛苦了,但是应该坚持,我们若是早点知道这个系统和程序就更好了。
这个系统是什么呢?我来介绍一下。
为了解释清楚如何给娃刷干净牙,严谨的德国人自创了一个体系KAI-plus,分成五个阶段。
五个阶段的分水岭,不是年龄,而是娃的涂鸦能力。
德国人解释说,想刷干净牙,需要手部精细动作和小肌肉群发展到很牛B的程度,孩子才有可能胜任。
什么可以直观体现手部精细动作和小肌肉群的发展程度呢?
涂鸦能力!
第一阶段(预备阶段)
标志:娃可以拿住蜡笔,并在纸上留下痕迹。
这个阶段的娃,可以握住牙刷,并准确伸进嘴里,然后做一个让每个中年母亲血压升高的动作——咬刷头。
一两岁的小娃喜欢夺牙刷,自己拿着在嘴里捅,指南里强调,可以让娃自己刷,给他们掌控感,但是,他们刷得再起劲,对护齿的贡献也等于0,家长必须补刷一遍。
一颗牙也可能蛀,从第一颗牙冒头,就应该用正儿八经的牙刷,纱布指套刷、硅胶指套刷都没用,刷了等于没刷。
第二阶段(K阶段)
标志:娃从肩膀到手腕都很“僵”,涂鸦的时候,会拉动整个手臂,不会运笔,只会画线。
在这个阶段,娃可以用牙刷粗略在牙的咀嚼面上来回“锯”。
德语中咀嚼面的单词以K打头,所以第二阶段也叫K阶段,也就是KAI-plus体系中的K。
这种刷法看上去很接近刷牙的样子了,于是一些家长觉得,他们刷得不错,有模有样,可以放他们自己刷了。
之所以有这个误会,是因为你自己刷得也不标准。
这就要说到刷牙三步走了,刷咀嚼面(K),刷外侧(A),刷内侧(I)。
针对每个部位的刷法也不同,K是顺着牙的方向来回刷,A是打圈刷,I是从牙龈往外“扫”。
娃在这个年龄只会完成第一步,而且效果一言难尽,跟没刷一样,必须由家长帮他们重新刷。
第三阶段(A阶段)
标志:娃涂鸦的时候,肩膀没那么“僵”了,但手臂还不够灵活,会画一些大圆组成的图案。
这个阶段,娃通常自主意识很强,很多事都可以独立完成,但是“刷干净牙”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娃还是有进步的,开始会刷(蹭)牙齿外表面,也就是做这个动作——
德语中外表面的单词以A打头,所以这个阶段也叫A阶段,也就是KAI-plus体系中的A。
娃现在已经可以完成三步中的两步了,刷咀嚼面,刷外侧。
不会第三步,是娃的手部小肌肉群未发育成熟,生理条件所限,不是好好教多练练就能学会,就像你不能要求三四岁孩子练硬笔书法。
培养独立性的方式有很多,刷牙不算一个,独立需求应该建立在健康需求之上,不能舍本求末。
第四阶段(A阶段 续)
标志:娃涂鸦时肩膀放松,但是手部还不够灵活,会画一些小圆和细小的图形。
虽然娃画画水平进步了,但是刷牙能力还是原地踏步,依然停留在“锯”和“蹭”,不能刷干净牙。
今天的父母都开始重视娃的口腔健康,我们80后成长过程中,家长对护齿的重视不够,觉得乳牙蛀了不要紧,恒牙窝沟封闭就安全了。
如果乳牙被蛀,恒牙患龋齿的风险也会提升很多,当乳牙损坏严重,牙冠断裂,过早脱落,还可能影响语言发育或需要矫正,因为它们没法为随后的恒牙“占坑”了。
第五阶段(I阶段)
标志:娃的腕关节和手指更灵活了,可以自如运笔,描绘细节。
哇塞,能画出上面这幅画,怎么也得5岁了,到了这个阶段,娃终于可以自如转动手腕,刷到牙齿内表面了。
德语中内表面的单词以I打头,所以第五阶段也叫I阶段,也就是KAI-plus体系中的I。
到此为止,娃终于可以在理论上完成刷牙三步走。
但是,理论归理论,“会刷”和“能刷干净”是两回事。
有人做过实验,对照一批5岁娃刷牙前后的牙菌斑,娃们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菌斑还剩百分七十五。
很多人觉得都要上小学了,也该自己刷牙了,连这点自理能力都没有,被人知道了笑话。
并不是,上小学不是自己刷牙的开始,按照德国牙医和权威机构强调的9-10岁,家长应该给孩子刷到小学三年级,路还很长。
刷自己娃的牙,让别人说去吧。
三、什么是教育?
看到这里啥感受?什么是教育?
教育不是国度的学区房、迁户口,上重点小学上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
你不觉得刷牙这么简单的事,孩子却需要花10年才能做好,所以你焦虑的很多事,可能不是孩子太慢,而是你太心急。
前面讲德国发明刷牙体系叫KAI-plus,KAI是刷牙的三步看懂了,plus是啥呢?
plus就是之前一直强调的“父母帮刷”,贯穿五个阶段。
德国有句谚语叫“父母把孩子的牙刷干净”,这么朴素的一句话,要意境没意境,要对仗不对仗,竟然可以成为一句谚语,侧面反应“家长帮刷”的重要性。
家长帮刷才是培养孩子教育孩子的重点,那是按照身心成长过程扶助的过程,不是填鸭硬灌所谓教学质量的过程。
总之就是一句话,牙齿不是娃想刷,想刷就能刷,既然生了娃,你就得活到老,刷到老……
[无戒学堂]打卡第二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