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豪门投身红岩的革命青年李白蕾

        (转载自《人物春秋》)

        作者/余 迎   编辑/杨洋

       李白蕾,原名王德琼,曾用名黎虹、李文,1918年2月4日生于四川成都,籍贯四川省涪陵县(今重庆市涪陵区)。1937年12月参加工作,1938年4月在延安陕北公学第一次入党。1940年5月,因党组织关系未找到,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0月,李白蕾来到重庆红岩村。在这里,她和同志们经受了革命熔炉的淬炼。

       红岩,是李白蕾心中的“殿堂”。她深情地回忆:“这个殿堂之所以辉煌,并非由于建筑材料多么高贵,而是由于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同志光辉的革命功绩照亮了它。”

投奔延安

      李白蕾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是家中长女。父亲王清玺, 曾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高等预科班,与胡适、朱经农、任鸿隽是同班同学;母亲余崇义,毕业于成都益州女子中学。王家在涪陵有耕地、山林、府第、盐号、钱庄、当铺,有“涪陵首富”之称。

       童年时期,李白蕾穿绸裹缎,钟鸣鼎食,又倍受父母宠爱,生活得非常舒适。1930年, 她考入成都师大女附中读书。因天资聪颖,学习优异,加之乐善好施,尤其对穷苦人怀有真诚的怜悯,她受到全校同学的喜欢。

◇1929年,11岁的李白蕾

        1933年,15岁的李白蕾初中毕业后,进入成都县立中学高中女二班学习。1936年9月5日, 她与同学杨汇川、刘承慧、蔡嗣贞等人组织九五读书会,吸引了许多热血青年加入。关于九五读书会,在原四川省副省长何郝炬所著回忆录《霜天晓月》里有详细记载:“在内姜街,崔老师领着我们一起参加读书会的活动。这是一家公馆,客厅很宽敞,女主人是读书会的主持人,她自报名叫杨汇川。第二天曾克义告诉我,那是大军阀杨芳毓的公馆,看来老人不在,女儿杨汇川就用这屋活动……读书会规定每周活动的时间,鼓励大家参加各自学校和社会的抗日宣传活动。”

        1937年4月,李白蕾在成都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七八月间,四川青年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杨芳毓公馆召开,李白蕾、杨汇川、张黎群、萧泽宽、胡道南、吴德让等30多名进步青年参加了会议。这一时期,李白蕾阅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受到进步思想的洗礼,深刻认识到国民党当局的腐败,产生了要为抗战大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33年,李白蕾的初中毕业证

        同年秋,已被四川大学录取的李白蕾,决定放弃安闲舒适的家庭生活,也放弃去大学深造的机会,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此时,在九五读书会和四川青年救国联合会中,已有熊复、何郝炬、萧泽宽、张文清、冯林、袁圣和等同学奔赴延安,这给李白蕾指明了革命道路。

        临行前,李白蕾母亲担心女儿出去受苦,特意拿出一根金条缠在她的左臂膀上,还拿了一包首饰给她。后来,这根金条和这包首饰在李白蕾开展革命工作的过程中,派上了大用场。

        1937年12月,李白蕾与张黎群、廖学贵、詹德安一同来到陕西,随后进入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学习。青训班的骨干教师主要是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中央党校选派来的干部,朱德担任青训班名誉主任,冯文彬为主任,胡乔木为副主任。

        安吴堡是清末陕西商妇吴夫人的一所大宅,青训班的校址就选在柏树林中。青训班是一所临时短期的革命学校,以培训参加抗日救国的广大青年为主。训练班也对投奔延安的各地青年进行初步了解和审查。每班学习时间为两个月,设有政治常识、游击战争、统一战线、群众运动等课程。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青训班培养了1.2万名爱国青年。按日期推算,李白蕾应为青训班第二期(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学员。

◇1938年2月,李白蕾(一排右二)在陕西安吴堡与青年训练班同学合影

        1938年2月,李白蕾从安吴堡青年训练班结业后,来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并于4月24日入党。同年7月至10月,她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经过一系列的政治理论学习,李白蕾快速成长起来。她先后在四川成都、夹江、乐山、涪陵(今属重庆)等地参加党的活动。

结缘红岩

        1942年冬,李白蕾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写作能力, 被周恩来亲自点名,到重庆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工作。在此之前,她一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南方局办公地点设在重庆市郊大有农场西北坡上,是一幢三层的深灰色大楼。楼内有大小房间几十间,一楼是公开机关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二楼右边是南方局组织部,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住在这里,左边是南方局宣传部同志的卧室兼办公室;三楼是机要科和秘密电台,主要负责与延安及各地有关电台的联系及机要文件的传送。

        李白蕾在许涤新的领导下工作。每天,李白蕾同另外几位同志要阅读重庆十几家报纸,把重要内容摘抄下来,交许涤新审阅后,再给打字员打字,然后送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同志审阅。

        因国统区政治环境恶劣,同志们的精神都高度紧张。为了让大家拥有健康的身心、保持旺盛的革命精力,周恩来特别重视娱乐活动,如组织跳舞、唱歌、打球、演戏、看电影等。周恩来还经常作形势报告,让大家认清政治局势,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

        忆及在红岩的那段时光,李白蕾说:“恩来同志只要有空, 他总是在红岩为大家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国际国内形势、我党我军任务以及南方局任务等。大家听了报告,对国内外形势和自己的任务都十分清楚。作报告时,《新华日报》以及住在曾家岩等处的同志也来红岩聆听。一般情况下,下午听完报告,晚饭后就举行一次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等。当时跳舞晚会,一般是跳三步四步交谊舞,恩来同志也同大家一起跳。我原来在上高小时学过表演式的独舞,不会交谊舞。在恩来同志的教导下,我学会了跳交谊舞。”“当时, 我们称周恩来为恩来同志,称董必武为董老,称王若飞同志为若飞同志,称邓颖超同志为小超同志。他们都很乐意大家这样称呼。”

        李白蕾讲述:“红岩除了一座三层楼外,离它一百多步远还有一个幼儿园。它是在邓颖超同志主持下建立的……加之红岩在国民党严密包围监视之下,请人很不方便。因此保育员很少,要靠妈妈们轮流去值班。我也参加过值班,但不算多……小超同志和恩来同志只要有空就去幼儿园看望孩子们。有一天下午,我正要去幼儿园接孩子,走到一楼过道上,忽然看见恩来同志和小超同志带着一群孩子回来了。我看见恩来同志右手抱着我的孩子雪萝,左手还牵着另一个孩子。我赶快走去,从恩来同志手上接下小萝,并和大家一起往楼上走。这时三楼、二楼的妈妈们也来接孩子,大家都很欢快。”

        在红岩,周恩来曾组织大家参加“都来写文章”活动。为了培养干部、给报刊提供可靠的稿源,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倡导大楼里的同志都来写文章。他们自己也常常写作,把文章发表在《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上。

        由于八路军办事处的工农干部多,领导就鼓励他们先给壁报写文章。陈舜瑶、李白蕾还帮助他们学文化,并修改其稿件。那时,连警卫班里的红军老战士,也在一边工作,一边学写作。

        1945年8月,毛泽东亲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谈判期间,周恩来担心毛泽东夜以继日地工作会影响健康,于是请来一位老医生给毛泽东检查身体。医生说: “问题集中在一点,就是毛主席用脑过多,必须设法让他的大脑放松。”因此,红岩小礼堂经常举行朴素的舞会。

        实际上,同志们并不怎么跳舞,而是伴着音乐散步。每次舞会开始时,只要毛泽东没有安排工作,同志们就请他参加。毛泽东喜欢风味浓厚的广东音乐和舒缓的慢四舞步,李白蕾曾有幸与毛泽东一起跳舞。跟着慢四舞曲,毛泽东一边迈着舞步,一边亲切地问李白蕾多大年纪?家乡在哪里?参加过什么革命组织?读过哪些书?李白蕾都一一认真地作答。此情此景,令李白蕾终生难忘。

        1946年初,李白蕾结束了在重庆红岩的工作后,又奔赴新的战场。

率队转移

        1946年2月,李白蕾在南京参加《新华日报》南京版的筹备工作。这时,国共关系日益紧张,内战即将爆发。7月的一天,经周恩来安排、联系,李白蕾与腾代远、龙飞虎同机到达苏北淮阴。

        9月,李白蕾生下三女儿雪葳。产后第四天,因形势严峻, 她带着5岁的雪萝和刚出生的雪葳跟随部队行军辗转至山东。

        进入山东战场后,在隆隆炮火声中,部队不断化整为零。时任山东《大众日报》小后方支部书记的李白蕾,带领机关文职人员、记者、干部家属组成后方支队,迅速转移到苏北、山东各地。

        关于这段战地生活,陈华鲁所著的《大众日报史话》中有记载:“1947年4月初,由李白蕾、潘子义等带领老弱病号20余人, 去鲁中沂南小安子庄休整;恽逸群带领舒文、许鲁野和谢冰岩等17人,去沂南小峪随华东局活动,并派许鲁野等同志去鲁中区党委联系建厂准备必要时在此出报……五一过后,李白蕾这批同志向北转移沂北县大诸葛,恽逸群随后找到他们。”

        新四军女战士、《大众日报》的老报人程桂芬,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李白蕾各方面都起带头作用,真是好样的。人家说她是教授的女儿,有文化,肯谦让,能团结人,有组织能力, 更有工作经验。行军一到地方,她分配房子,先尽年老体弱、孕妇、带幼孩的,到最后才是她自己。她带着小萝、小葳住最差的房子,她不让小萝、小葳娇气。如果前方偶然捎来一些奶粉、蛋粉及绒毯之类的东西,她总是先给别人,自己不要……学习也是李白蕾带头。她不仅阅读各解放区的报纸,而且有一次清晨,我看她一人坐在树底下背英语。我笑着说,你真是教授的女儿,你将来还准备当教授吧。她谦虚地说,不是,我们不能老在后方,今后搞工作要有文化、知识,人不能浪费时间,前方打得如此激烈,我们要积蓄力量,一声号令上前方。”

        在长达大半年、征程数百里的流离转徙之中,后方支队成员常常饥寒交迫。因暖水瓶在行军途中打碎了,孩子们连开水都喝不上,有人病了也无药医治。尽管条件艰苦,但在李白蕾的带领下,这支队伍竟无一人伤亡掉队。李白蕾为此立下中功(相当于二等功——作者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白蕾先后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机构工作,曾担任河南省鹿邑县委副书记。1978年5月至1979年3月,时任河南省出版局副局长的李白蕾,被借调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79年3月至1981年3月,她又被借调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参与编辑《周恩来年谱》。工作期间,李白蕾和同志们受到邓颖超的亲切接见。1981年6月,李白蕾离休。

◇邓颖超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人员合影,二排左一为李白蕾
◇1952年,时任《人民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李白蕾(左一)与同事们工作时的情景

        现年104岁高龄的李白蕾, 对家人很少谈及自己从事的革命工作。其自1938年至1949年的个人经历,家人也鲜有耳闻。多年来,李白蕾始终如一地为党和人民默默付出,辛勤工作,她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百岁老人李白蕾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豪门投身红岩的革命青年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