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生人,如今已经三十岁,回望读书时代,回望少年时代,回望童年时代,回望养我长大的村庄,都已经隔了很长的岁月鸿沟,在那些岁月里,有很多的苦,也有很多的乐。时代变迁,很多事情再也不可能去经历,岁月增长,许多熟悉的农事慢慢变得陌生,留在遥远的记忆里。趁还记得,把经历过的记录下来,记录我的青春。
找柴
时至今日,电力普及,柴在我们家燃料中依然占据着很重要的角色。虽然煮饭用电饭煲,炒菜用电磁炉,但煮猪食依然需要用柴火,煮猪食用柴占据了全年用柴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每年母亲都要动员家中的劳动力们准备柴火,要么到森林里砍几颗歪脖子树,要么修一修枝丫,实在没人响应就到门口的木材厂里买几拖拉机。
小时候,找柴是我们诸多农活中的一项,在特定的找柴时间,父母带着我们背上背篓拿上斧头去到自家的林地里伐木,选定一颗冬瓜树或者松树,把枝干劈开背回家来,枝丫留在森林里等干了再去背,但时不时就会发生枝丫不见了的情况,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缺柴,家家户户都找柴,偶尔就会有人偷柴,所以隔不了多久就能在森林里听到提及偷柴人祖宗十八代的咒骂声。
孩子们自发的上山找柴通常都是在假期里,三五成群,背上小背篓,背篓里装上镰刀和斧头。出发前,大人们总是要交代几句:不要砍别人家的树,不要捡人砍下的树。孩子们嘴上答应着出发了,漫山遍野的跑,森林里的松果你一个我一个,掉下来的干树枝你一枝我一枝,别人砍树后留下的小树桩你一个我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帮着小一点的孩子,归家时,每个人的背篓里都是满满的。因为找柴,年少的我们爬了一匹又一匹的山梁,看到过一片又一片盛开的杜鹃花,数过一个又一个水滴石穿留下的小坑。
有一段时间,找柴上瘾,吃过晚饭后依然背着小背篓出发,沿着家旁边的小沟寻找干枯了的树疙瘩,荆棘从,赶在天色黑定前回家,厨房的木板楼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柴火,母亲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每一个农家人都熟悉的农事季令,是农作物一岁一峥嵘的历程,也是每个农家孩子参与农事个头拔高年龄增长的历程。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短短八个字概括了农作物短短的一生,却无法概括农事的琐碎繁忙。单就种玉米一项农事来说就有多个流程。
春种需犁地、备种、沤肥、播种、浇水、覆膜、育苗、防虫。
夏长需锄草、施肥、松土、防灾
秋收需收割、剥皮、晾晒
冬藏需挑拣、脱粒、储藏
少年参与作物生长的所有环节,但在这些环节中少年最不愿沾手的是沤肥,因为全程充斥着农家肥特殊的味儿。
沤农家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把落叶和松针用花篮和竹耙搂回家来,倒进猪窝牛圈铺匀,任由动物们打滚碾压,排泄物混合着落叶和松针尽情发酵。这是一个费时的活计,持续周期可以长达半年以上,铺进圈舍的落叶松针干草一层一层往上铺,待到农历十一二月才算完成。第二步挖粪,把经过时间沉淀厚积在圈舍里的粪挖出来,堆在空地上,经几场雪,过一个年,在时间里发酵,很多人家的圈舍留有窗户,为的就是挖粪的时候不用人背。第三步翻粪,每年种地所需的农家肥堆起来都能形成一个粪丘,从圈舍里挖出来的农家粪结成大块,为了方便栽种,春耕前需要再翻腾一至两遍,钉耙和手并用,把粪丘从这边翻腾到那边。讲究的人家甚至能翻腾三遍,为的是让农家肥发酵均匀,农作物好吸收。
作物的生长需要交给时间,少年的成长亦是,作物的成熟需要很多的环节,少年的成长亦然。耐得住寂寞熬得住风霜才能长得更茁壮。
割猪草
农家养猪养牛养鸡养猫,猪食猪草,牛食牛草,鸡食包谷虫子,猫食饭。我家有时养猪,有时养牛,有时猪鸡牛猫都养,大多数时候养猪,于是大多数时间需要割猪草,猪草谁来割?大人忙不过来,忙得过来的只有小孩。
我的右手食指有大大小小七道疤,皆来源于割猪草或者是剁猪草。为什么是右手,因为我是不典型左撇子。(不典型左撇子名词自我解释:使筷子动笔习惯右手,用刀必须左手,不论大刀小刀。)七道疤,就像七道勋章,和我的找猪草小能手称号相匹配。
谁家地里需锄草,当然其中要夹杂着猪草,最好是猪草多野草少,那找我准没错,我能做到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种菜
能让农家少年感觉有收获的农事很多,比如找柴,比如种庄稼,但是找柴带来的满足感太快,种庄稼带来的满足感太远。一切都刚刚好的是种菜,菜地均围绕着房子周围分布,门口的地种小白菜,小瓜,房后的菜种豌豆尖,儿菜,小的地块可以种大蒜香葱和芫荽。总是像个小跟班一样跟在母亲身后,她挖坑我播种,她平土我浇水。然后慢慢地看地里有了绿色的影子,看菜苗长大,一天房前房后的看好几遍。遇到干旱的季节,主动揽下浇水的活,使劲了力气弯腰提来一桶水,站在地坎上尽情的往高空泼洒。
也会跟随父母到离家远的玉米地里种大白菜,那一般是农历七月以后的事了,夏天过去玉米快要成熟,争取在玉米收获前一两个月种上绿肥和白菜,待玉米收获后土地上很快又是绿油油的一片。玉米地里种菜很简单,背上育好的菜秧,带上小锄头,玉米棵下挖一个小坑放一把农家肥再种一颗菜苗,一个小时能种好多颗。这些白菜的生长周期长,从当年七八月种下一直要到来年的一二月才随着春风抽薹开花,几个月的时间中使劲的吸收营养疯狂生长,长到十几斤一颗是常有的事。我们喜欢被安排去地里割菜,因为可以在去地里的路上和小伙伴吹吹牛,可以在菜地里尽情的挑选中意的菜,可以比一比谁家的菜长得更大更好。
打糠
瓜藤、菜叶、绿肥(学名苕子)、豆杆、甚至包谷杆都是喂猪的材料,在那些青黄不接的季节里,需要仰仗这些东西填饱家里牲畜的肚子。所以把瓜藤、菜叶、绿肥、豆杆、包谷杆等晒干储备塞进机器里搅成糠是农家的一项大事。
少时,打糠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每家都有条件买一台属于自己的打糠机,想什么时候打糠就什么时候打糠。那时候的打糠时间集中在二月末三月初,地里的绿肥收割完毕土地平整好准备种苞谷。春回大地,空气干燥,糠机安放在村子里的某一处,家家户户都把地里的家里的晒干了的植物靠人力运到打糠机边上来,堆成一个一个的柔软山包。打糠机昼夜轰鸣,人们睁着发红的眼睛抱草料,往机器里喂草料,装糠,把打好的糠运回家去,这个时候往往相邻的几家会自发的联合起来一起行动。
小孩子们这时候也忙碌起来,一会儿被安排去守着地里的干料草,春天风大,一阵风过就能让料草挪了地,分不清谁家是谁家的。一会儿被安排去将晒在离糠机较远地方的料草抱到机器边来,孩子们像一台人力挖掘机,努力张开短短的手臂,尽全力运输。一会儿被叫去撑开装糠的口袋,打好的糠从糠机的大口袋里腾挪到自己家的小口袋里,被糊一头一脸的糠灰。一会儿被安排回家生火烧几壶开水,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需要好好的洗个热水脸泡个热水脚。一切都完毕了,孩子们有可能还会被安排去看机器,在旷野里摆一张木床,孩子们躺在床上,看天上的星星眨眼,听猫头鹰的叫声,感受夜风从耳边吹过,用不知从哪里听来的鬼怪故事吓唬彼此,哇哇乱叫。
打糠时节最怕的是下一场春雨,一场春雨所有的草料都将回潮,意味着需要返工,如果春雨的时间过长,草料堆叠在一起容易变质,变质的草料打出的糠成色不好,也不受圈里的宝贝们稀罕。所有的草料都成为糠堆放在某间屋子里后再下一场透透的春雨,是每一个农人都高兴的事情,因为透雨过后苞谷种子就可以下地了,减少了浇水的麻烦,况且老天下的总比人工浇的来得均匀。小孩子们也很高兴,追着打着从河沿的这头跑到那头,再跑回来,在充满了春天泥土气息的地里撒丫子。
卤酸菜
在老家有一道老少皆宜的菜,酸菜四季豆。煮上一锅米饭或是蒸上一锅苞谷饭,配上一盘老腊肉,一碗酸菜四季豆,那真算得是人间至美,腊肉香味浑厚,酸菜四季豆解腻下饭,端起碗来可以吃下好几碗。酸菜四季豆是大众菜,食材家家户户均有,农忙时节,请客聚会,一日三餐的饭桌上都能见到这道菜的身影。因为出现的次数过于频繁,四季豆和酸菜就成了刚需。四季豆地里都有,地里没有种可以去街上买,虽然酸菜也可以到街上买,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就地取材自己制作,毕竟大白菜小青菜的谁家地里都有。用来卤酸菜的菜曾经被公认为最好的是鸡啄青菜(菜叶如锯齿状,像被鸡啄食过),其次是大叶青菜,然后才是白菜。但是近几年人们发现萝卜缨子卤出来的酸菜味道更好,于是后来居上,排在了第一位。卤酸菜也分四步走,一是砍菜、晒菜、运菜,二是煮菜、装菜,三是发酵,四是晾晒。碍于煮菜,装菜和发酵是决定酸菜味道好坏的技术环节,所以农家少年都只被安排去做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早晨吃过早饭奉父母之命拿着菜刀向菜地进军,手起刀落让大白菜小青菜和大地母亲分离,沿着菜帮子划个大十字,让被砍下的菜们享受一个美美的日光浴,待太阳落山,把晒得焉头耷脑的菜运回家。起锅生火,顺道扔几个洋芋进灶洞,待大铁锅里面的水骨碌碌翻滚,大人来了,把菜帮子一头先放进去,煮得差不多了,再把菜叶子按进水里,感觉菜已经煮得刚刚好,捞菜,装缸,继续下菜,煮菜,翻菜,装缸,如此重复几次,缸满了,用塑料膜把缸封好,盖上盖,一切完毕。少年也得到了离开灶前的指令,迅速从灶洞里刨出熟透了的洋芋跑了。待缸里的菜发酵十几天,少年的活又来了,用水桶把发酵好的酸菜一桶一桶提到门前,把酸菜一颗一颗的挂到任何可以挂的地方,果树上,晾衣杆上,柴草垛上。整个门前都是酸菜的味道。这个时候母亲可能熬一锅酸菜四季豆,父亲可能煮一锅酸菜洋芋丝或是腌一碗酸菜拌则耳根。再过十天半个月,少年的活又来了,把晾晒干的酸菜一颗一颗从树上,晾衣杆上,柴草垛上取下来,装进可以密封的塑料袋里,存放到指定地点,卤酸菜所有的活计就做完了。
一一梳理,发现少时忙碌,会做的农活做过的农活很多,生活艰辛而快乐。长大了,生活依旧忙碌,但是少时学会的农活技能留在了家乡,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在现在的生活里没有了用武之地,自我怀疑自我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