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一)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龙溪羌人谷

      透明八月的早晨,吃过早饭,和母亲再次驾车出发了,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县城西部的龙溪羌人谷和桃坪羌寨。龙溪羌人谷是重建以后才出现的新景点或者说新地方。以前坐车从317国道走过,听到过龙溪的名字,却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而更多看见的是克枯乡。估计是因为克枯是在快要到汶川的公路对面,突然出现了一片较大的玉米地,而大地的河边矗立有较多的一排排醒目的水泥房子。哈哈。而现在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龙溪在哪里?那是因为龙溪乡在一个梁山夹峙的开口很小的山沟里,而沟口又看不见醒目的建筑和标志。

      重建后的龙溪变化很大,龙溪沟口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龙溪羌人谷的树桩状的标牌和广场,强制减速的红绿灯、电子眼,以及一排较长的建筑、停车场。于是只要有人经过,龙溪就会一下跳入所有人的眼睛里。而克枯却又发生了另一个变化,宽敞笔直的公路不再是从克枯对岸经过,而是从克枯寨前的河边走过。因为没有标识牌,我们却丢失了身边的克枯很久,不知道它去哪里了。但是根据它原来与县城的距离,我猜它就是路边第一处房子较多的那个地方。但愿我没有猜错。

      看见强制减速的摄像头和高大的枯树庄造型的龙溪羌人谷标牌,缓缓减速右转到了龙溪羌寨的门口。我在路边停车,和母亲缓缓来到公路边宽敞的广场。记得曾经来过这里,并在广场驻足。现在车已经不能进入广场了,只能步行在广场里观看转悠。广场里有一些民俗雕塑,听说妹夫和妹妹曾经带父母来过这里。大家兴致勃勃的金寨参观,父亲却坐在寨子外面不进去,说这样的破房子这辈子我看伤了,坚决不看。哈哈,可爱的父亲。也只是听母亲说,其实当时也不知道是哪里。

      和母亲转完广场,驱车刚走了一小段,却发现羌寨就在对面,,把车停在离沟口不远的民居外路边的坝子边上。然后过沟缓缓走向龙溪羌寨,才听母亲说,原来妹夫带父母看过的正是这个羌寨。其实他们也常带父母去绵虒古城,水磨就去得更多了。因为母亲后来在弟弟那里住过两年,那里是母亲最熟悉的地方之一。其实弟妹都爱带父母在四周转悠。

      小桥下面是一条湍急的小河,小河两边建有古朴典雅的河畔木质步行栈道。过桥就到了寨子下方的栈道,这边的栈道较为宽敞,内侧还有一些小木屋,屋内有各种古朴的农具、生活生产场景木雕,使人感到别有情趣,只是这个时候来的游客并不多,未免感到有些可惜了。沿着栈道继续前行,在村口的路边有一处不起眼的开放式亭屋。信步走进,却发现是一处上好的民俗展厅。屋顶和墙壁上都挂着这里百姓生产生活常用的二牛抬杠古老的犁头、犁架、连架、锄头、木耙、手磨、服饰等等,展品十分丰富独特。沿着核桃树下陡坡旁架空的栈道向村里前行,有脱壳的核桃掉落栈道上,捡一块和母亲分食,味道十分甘美。

      从挨近沟边的一方进入青石片建成的古朴的羌寨碉房建筑中,老远就看见接近公路的一方矗立着一座高高的石碉。行走在寨中宽敞的水泥巷道上,和煦的阳光从高高的崖壁之间喷洒而下照在身上,狭窄的山沟不再拥堵,两面壁立的山峰笔直的伸向高空。巷道边的民居门口妇女、孩子和老人聚在一处闲聊。从只有十几座房屋的寨中穿出,就来到了高高的石碉旁,台下不远处是公路和杂谷脑河。从这里顺栈道而下,又来到了先前路边的标志广场。站在广场再次回望这块路边小小的羌寨,虽然真不怎么起眼,但回味走过的栈道、木屋和是碉房的感觉,真是很有价值,很美。回到路边的民居院坝,驾车继续前行。就在不远处出现了较多的建筑,地势也赫然开阔。乡机关驻地、游人中心都在这里,河对面还有一些民房,这里十分热闹。停车走进院内看稀奇,原来是正在举办旅游接待培训班。呵呵,太熟悉啦。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汶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