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52本/年之十《我在印度的701天》关于语言

昨天晚上,我去小区环湖路散步,遇到楼上一个阿姨。

刚好,她的孙女跟我们家coco差不多岁数,她的孙子也跟我们家cici同一个年纪,所以她们互相之间都很熟悉,并一段时间成为了好的朋友。

阿姨刚好也下来散步,也是在小区走了一圈,我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她聊起了小孩读书的事情,她家两个孙子孙女都上了私立学校,大概一年要交12万左右的学费;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我们家都是在公办小学上学,所以这方面的花费可能少了将近10万,甚至11万。所以,在走了一圈,阿姨独自回家之后,我在感慨,我是不是要对帮我节省了每年10多万的两个女儿好一点呢?


今天继续看《我在印度的701天》,作者是郭菲,一个因为种种原因从中国去到印度教中文的老师。

里面其中讲到了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地语和英语,英语是少数精英借以迈入精英阶层的一门语言,而印地语却因为种种原因,其实并不是那么普及,其它小语种就有几十上百,甚至上千种。所以印度人讲本地语言可能互相之间都听不懂,但英语却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学到学好的一门语言,作者也感慨去到印度只能用英语交流,或者跟会英语的人交流,如果要学习本地语言,根本就无法学起,也没必要。

不过我在想,外国人来了中国,其实也有类似这种问题,只是毕竟普通话普及的非常好,只要英语和普通话,基本上走遍中国而已不太有问题。当然,我也听到很多外国人,如果在当地定居一段时间的话,就在当地学习当地的话,譬如去到四川就学四川话,香港的鬼佬一般说粤语,东北的就学东北话,当然我还没听过福原爱说东北话,不过,毕竟这些话我们也还是能够听得懂一些的不是?



之所以将这两件事写出来,是因为昨天跟阿姨的沟通,确实是比较困难,她说的大概是四川那边的话吧,或者说是四川普通话(川普?),所以有时候我得不断的重复一些内容,以确认我听到的是对的。

这种沟通其实贯穿了我很长的人生,譬如说跟我二姐夫的聊天。他说的是隔壁县的客家话,跟我们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跟他说话我必须聚精会神并带猜测的去听,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对语言天生的弱智,还是我姐夫说话太含糊,甚至有时候电话的时候,更加难以听清楚,不过好在都是客家话,听不清却也能听懂,猜懂。

这也正常,我们县有24个乡镇,我感觉每个镇讲的话都是不一样的。

五种土语啊

以前的时候,甚至读书的时候,老师都是用土语来讲课的,一些老师好点,用普通话讲,但偶尔也会蹦出几句客家话出来。最搞笑的是周一升旗日讲话,特别是一些没太过学过普通话的副校长,在土语和普通话转换之间,往往都会让我们哈哈大笑。

不过现在好很多了,基本上家里教学的老师都不再用土语教学了,所以孩子回来都是半客家,半普通话跟家里人沟通交流。



不但我们那里是这样,放在整个中国,也是有这种情况的,譬如在北京,遇到老一辈的本地老师,给我们介绍北京话,说北京话以前不是这样的,现在孩子讲得都不是纯正的普通话了,我们不信,然后他就给我们说了几句话,旁边的北京孩子都听不懂,当然,我们就更不懂了。

然后毕业来到顺德的时候,在小河涌旁边住着的一个老人,告诉我们以前的顺德话也跟现在很不一样了,学了普通话的顺德小孩也不一样能听得很明白以前的顺德话了,这个我不用验证,我就相信了,因为顺德话其实也属于粤语,但是他说的好几句我一点都听不明白。



所以,语言,确实非常重要,相比印度人上千种语言的繁杂,中国人基本上一套普通话走遍全中国没有问题,最多就是多了当地的方言,但是文字至少都是一样的。这一点,我们确实要感激统一文字的秦始皇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52本/年之十《我在印度的701天》关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