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肝癌

肝癌:深山医者传肝积秘法,六经专药复将军气化

20年前,有一肝癌患者经过隐居浙江深山里的一位老中医的治疗,存活6年。余有幸得此验方,在此奉上。

处方如下:煅牡蛎150g,陈皮6g,白花蛇舌草50g,半枝莲50g,猫人参150g,皂刺20g,炙甘草10g,天门冬30g,女贞子30g,旱莲草50g,制鳖甲20g,穿山甲10g,神曲15g,仙鹤草20g,车前子10g,生地黄20g,人中白15g,七叶一枝花20g。

具体服法:前3年每天服药,后3年每年服用3个月。

从此方中,我们不难看出:

①药物剂量比较大;

②主要是清热解毒药;

③软坚散结与化痰同用;

④养阴与扶正并重。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三阴以五脏为基础,三阳以六腑为基础。

古人经常说“六经钤百病”,把六经辨好,就可以解决临床70%~80%的问题。

经方关键在于会用到活用,掌握一个病的病机很重要。

如胆结石的治疗,胆囊剧痛,胸胁苦满,而便秘者,与大柴胡汤;

若发热,胁下钝痛,以小柴胡汤为主;

若疼痛比较甚,胸胁苦满,四肢逆冷,无便秘,选用四逆散;

若慢性胆囊炎,胁痛不明显,仅腹直肌紧张,选用柴胡桂枝汤。

对于肝癌来说,舌苔如果是黄腻,临床医生往往诊断为湿热,以茵陈蒿汤治疗,但效果却不好,为什么?

一般的黄疸患者以此辨证方法是有效的,而对于肝癌来说,舌苔黄腻是代表局部的湿热,而对于整体来说可能是全身的寒,所以用清化湿热来治疗是无效的,而且苦寒败胃,越治越重。

这个经验,主要是靠脉诊,所以脉诊在肝癌诊治中非常重要。

可根据“实则少阳,虚则厥阴”的原则来决定,主要依据脉沉取有力或者无力。

若沉取有力弦滑考虑在少阳,以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为主;

若在厥阴,则考虑乌梅丸或者当归四逆汤。

对于脉位来说,左关和右关牵涉到肝、脾,同时牵涉两个寸脉和尺脉。

当肝癌病人发烧的时候,病人两个寸脉可能出现浮弦或者浮洪。

另一种情况,两个脉象都为沉弱,出现外感时,头痛,流清涕,这时可用从太少两感考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托透,透邪外出。

古人云:舌苔剥脱必有内痈。花剥苔即舌苔部分剥落,剥落处光滑无苔,胃之元阴枯竭,胃气将绝的危候。

早期肝癌有时会出现光剥无苔的红舌,这对肝内小肿物良恶性的鉴别,特别是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舌诊观察这些患者,发现光剥无苔红舌组肝癌占绝大多数。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左侧或右侧或双侧缘呈紫色或青紫色,呈条纹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或瘀点,边界分明,易于辨认,称之为“肝瘿线”。

肝瘿线可作为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的辅助体征之一。

肝癌的分型从虚实来分,常常见到少阳太阴合病、少阳太阳合病、少阳少阴合病。

把这个辨准,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辨准了六经,下一步就要考虑肝癌肿块的问题,肿块为有形之积,坚硬如石,如何能使之软坚或者缩小。

其次是方,张仲景的核心是对每一味药物药性的理解,关键在于配伍,例如桂枝汤是一个调和中焦的一个方剂,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

桂枝为补肝阳的第一味药,可使肝升,脾升,胃降,肺降。

肝为什么可以升呢?

是因为肾水蒸腾引起的。

桂枝汤作为天下第一方,可合成小建中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倍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汤就在脾这个位置,可以治疗四周的病,张锡纯认为桂枝与黄芪合用,可补肝阳。

【辨证分型】

1.少阳夹瘀

此型一般表现为两胁胀痛或刺痛,腹部结块,胸闷腹胀,纳呆乏力,舌淡边瘀点,脉弦。治以小柴胡汤合膈下逐瘀汤。

2.少阳合并太阴

此型表现为脘腹胀满,口干口苦,乏力,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左关弦滑右关弱。治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3.少阳阳明合病少阴

此型表现为发热,一般以午后、夜间发热明显,往往是高热,舌苔黄腻,脉弦滑,两尺弱。治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汤加生石膏。

4.少阳少阴合病

此型一般表现为胸胁胀满,口干口苦,腰酸乏力,舌苔白腻,脉两关弦滑,尺脉弱。治以小柴胡汤合四逆汤。

5.太阴病

此型表现为腹胀,呕吐,食欲差,大便或溏或干,舌苔白腻,脉沉弱。治以附子理中汤。

6.厥阴寒热错杂证

此型表现为肝癌患者常出现失眠。首选乌梅丸。

7.厥阴虚寒证

此型一般表现为胸胁胀满,乏力腰酸,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弦细。治以当归四逆汤。

你可能感兴趣的:(1-29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