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场女性到脱产MBA再到“全脂”妈妈——赴美三年转身不易,个中滋味难以言说

2015生日我在USC写作业


2016,哥哥知道有个妹妹要来我家


2017,陶(淘)妹如期而至,人如其名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对手”,有时来自外界,有时来自自己。每个时期都要给自己“制造”一些“对手”,这个对手可以是你想要征服的难题,想要克服的恐惧,想要学会的某项技能,或者是想要减掉的十磅肉。有一天,你发现你连“对手”也没了,那么,你就彻底老去了。

2014年夏天,我辞去蓝色光标助理总裁的工作,告别了打拼十年的公关和磨合已久的团队,跟随老公,领着李礼,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开始了并不华丽的转身。那时侯,十年没有碰过英语,面签的时候勉强用英语回答了签证官的问题,答案还是提前准备好的。来到美国,一切重新开始。学英语,背单词,听慢速VOA,上新东方网络课程,最终花了七个月,终于完成托福和GMAT考试。一年后,勉强就读了USC MBA,开始了一边带娃一边上学的日子,忙碌而充实。最初上课我只能听懂一半,有些学科因为没有背景,加上听力不好,就连猜都有难度。等我都能听懂的时候,马上就要毕业了。因为很少缺课,上课从不开小差,我的成绩也从第一个学期大部分是B+,上升到最后一个学期GPA 3.83(满分是4),很像是一个后进生的逆袭。毕业时刚好怀孕了,反正也没有工作,于是顺理成章在家待产。 于是,一下子从繁忙的MBA变成了赋闲在家的全职妈妈。

2017年,对于我人生的前30 多年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年。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从来没有这么“闲”过。以前在国内,生了儿子休完4个月产假马上奔回公司,因为还有一大堆业务等着你。来到美国这个地方,作为一个新移民,我除了生娃,什么也没法干,产假一休一年。 日子很平凡,内心很挣扎。首先,真的平凡。因为生了个娃长嘴,不仅用来吃,也会用来哭。主要战场只有两个:一个是厨房,一个是床上。时间在一日三餐喂奶哄睡洗澡换尿布中流淌得悄然无声不露痕迹。每天过得都惊人的相似。 日历上没有周例会,没有月报告,没有季财报,唯一用来记录时间的是每月末女儿又长大了一个月。要说这一年,唯一的收成就是女儿的体重从出生时的7斤1两长到了20斤,打败了85%的同龄宝宝。有时捏捏她肉肉的“米其林”胳膊,知道这有我的功劳。

这种日子不好么?好。 就像朴树在《平凡之路》中唱道: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来美国的这三年半,除去MBA期间,其余时间都在独自学习或者与家人相处,我也逐渐学会了享受这种平凡。但是,仍然觉得不满足。 于是,很挣扎。因为有了照顾女儿和儿子的光荣使命作为挡箭牌,我像是一个手持尚方宝剑的人,不背任何KPI。表面上心安理得,内心却有说不出的挣扎和无奈。有时躺在孩子旁边,想趁机思考一下人生,突然孩子哭醒,于是,再遥远的人生也得让位给眼下的喂奶哄睡。好几次在床上想到梦想也曾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起身,后来多数因为太困睡了过去直接变成了梦。第二天清晨继续平凡的日子,丝毫想不起前一晚因为什么而沸腾 。所有的理想都沦陷在一餐一饭、一醒一睡之间。记得有一句鸡汤是这么熬的:叫醒你的应该是梦想,而不该是闹钟。对我而言都不适用。因为,叫醒我的永远是孩子的哭声。斗志是什么,有时根本敌不过连着两小时的睡眠。 

本以为“理性务实”和“大胆追梦”本该是一对儿世交,齐心协力助人成事,可是在我这儿它们似乎结了仇,总是有你没我。一旦理性务实起来,很多事儿都不着边际,根本算不上梦想。有时在想,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到底哪个更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和骄傲得不可一世之间的微妙界限在哪里? 虽然也深知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光想,只会吓自己。

2017 就像逝去的30多年一样,并不特别,也无需留恋。2018是崭新的,我要制造新的“对手”,重新出发。

2018年大致的行动方向:

To get things done-执行力

To be creative and to make somethings happen-创造/创新力

To upgrade cognitive ability –认知升级

To help others –帮助别人

2018年准备进展十件事:

一:写文章。周更,也一年至少52篇。内容涉及#中美文化,#孩子教育,#家庭生活,#每月推荐阅读等 。

二:瘦身十斤,除了自残,手段不限。

三:看书:每月两本以上,至少一本中文,一本英文。每月挑选一本写一篇读书笔记。

四:学滑冰。目标:可以当做一个长期运动,带领儿子一起加入。

五:打网球。目标:可以当做家庭长期运动,并教会两位李先生。

(剩余五件事,会根据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公布,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职场女性到脱产MBA再到“全脂”妈妈——赴美三年转身不易,个中滋味难以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