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间如何开展有效对话

尽管大家认同对活的价值,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间如何开展有效对话依然是个难题。如何说,他人才愿意听;如何说,才能让他人乐意接受;又如何说,才能把自己的想法有效表达出来……

教师工作、生活、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鼓励各种意见和看法的自由表达。规范地讲,学校里往往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沙龙活动来实现老师们的对话。主要针对一个主题或大家近期的读书与工作。

除了面对面的沙龙对话,我们还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如电话、QQ、E-mail、微信、YY语音、CCtalk、钉钉等多种媒体进行线上对话。

可见,在便利的信息网络发达的背景下,共同体倡导的对话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对话的有效性由于场景、表达等各方面受阻越来越不太理想。

那么,怎么才能促进对话更具有有效性呢?

1.营造平等、自由、开放的对话空间

对话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共同体成员有一定的默契,形成了平等、自由、开放的交流氛围很重要。

除了网络空间,实体的便于交流的空间也非常重要,如海边城市、大街小巷的各类咖啡厅、馆茶馆、书吧,这样的地方容易让人精神放松下来,非常适合对话。

2.有好的对话主题

对话是围绕话题展开的,话题可能来源于一对矛盾、个问题、一种现象,既要是有一定深度,又要切合教师们的真实需要。

只有对话的内容是成员所真正需要的,才会对成员产生大的吸引力,对话才会令人“盼望”。如果对话的主题能够面对问题的根本实质,我们就能够把那些毫无意义的群体活动改造成为充满才智的集体联谊。

3.在对话开始时要有人来推动

在对话的开始阶段,可以通过主持人来推动对话的进行。主持人要说明本次对话的主题、参与的人员。对话开始之后,主持人的角色应当尽快地消失,从而让大家自行决定对话的进程。

当一个对话群体开始对话之初,会出现东拉西扯、绕圈子说话的现象,这时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坦然地面对这种现象,之后人们也会自然地进人交流主题。

4.对话中倾听的重要性

佐藤学教授认为:对话性沟通是通过“相互倾听的关系”而实现的。对话的前提是不带任何偏见、无拘无束地互相倾听,而且不试图对对方施加影响。倾听指详尽认真、人神、敏锐地感受和领会他人所说的话及其意义。在对话中,一个人需要付出巨大的注意力来留心自身的思维假定和反应倾向,以及它们对自己所产生的微妙影响同时还要感知并认识到这个对话群体中所出现的类似问题。这种注意力让人放松心态.不预做判断和取舍,从而使人们能够以全新的角度和透彻的眼光来看事物。

5.用对话去促进思考

“我只有说才能想”。在对话时,一个人所说的意思,与别人所理解的意思。通常并不致。两者之间会用似面不会完全相间,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

因此一个人可以从别人对他的反应中发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写期人所理解的不同之处。他进而就有可能在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反应基础上,产生新的想法。如此反复进行下去,就不断地会有新的认识和观点出现,并逐渐得到公认,形成共识。

6.用“空杯的心态”去参与对话

在一种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中对话,对于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要去决定做什么我们要在心中保持一种空灵之境 ,从而可以让任何事情进入。心灵开放的状态下,学习的效果最好。

7.坚持长期地开展对话

对话的参与者只要认真地、长期地坚持开展对话,就能发现对话本身的潜力和创造力。

我们在对话中所形成的想法、进行的沟通以及产生的观念就像种子,一旦机缘巧合,就可以导致变化的出现。我们的行为将有所改变,这种变化甚至能够在对话结束之后继续保持。只要将这种对话持续一年或两年的时间,同时定期地进行对话,对话者的内心深处就会发生变化。不仅个体会发生改变,还有助于集体形成一种共享意识和文化。

对话即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必备能力。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接受对方的观点和看法,而是不能接受他的表达方式。

会听,会说,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对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之间如何开展有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