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之理性与存活

写在前面:If you are eager enough to make it,then try your best to guard your dream,and never should you allow others to steal it.


  虽然不知神秘的Dr.J是谁,但苏菲已经习惯于每天收到他的来信,这甚至成了她每天的待办事项。今天下午从学校回来,苏菲像往常一样直奔篱笆旁边的树洞,但是她并没有看到Dr.J给自己写的信。今天Dr.J为什么没有把信放在树洞里呢?苏菲心想。她惊慌失措地回到房间,一遍遍地安慰自己:Dr.J可能只是太忙了,没有时间给自己写信,他不会出事儿的。整个晚上,苏菲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第二天,她没吃早饭,直接去了学校。上午有苏菲最喜欢上的哲学课,老师讲的是哲学界著名的电车难题,谈到了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这一问题。哲学老师在上课时分组安排了辩论,苏菲还当选了最佳辩手。如果Dr.J面对这个问题,他会怎么选择呢?苏菲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Dr.J,听听他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但是Dr.J在哪里呢?

  苏菲下了校车径直向篱笆旁的树洞走去,既抱着一丝期待又有些许恐慌,她怕在树洞里见不到Dr.J的信。谢天谢地,果真有一封信静静地躺在树洞里。苏菲长舒了一口气,蹲在树洞里,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封。

  亲爱的苏菲,昨天我有一些事情要处理,很抱歉没有给你写信。今天我想和你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关于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也有过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学建立在人是理性的基础之上。但实际上人在很多时候往往是不理性的,这导致经济学理论有时候对,有时候错,解释力大打折扣。1950年,UCLA年轻的艾智仁教授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的文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抓手。艾智仁认为,世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从统计学的观点看,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就无法计算出所谓的最优解,顶多有一个最优的概率区间。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制度是怎样存活下来的,这与人是否理性没有关系。 有一帮人要逃离芝加哥,每个人选择自己的路线。我们作为外人远远看去,只有一条路,只有那个选择了沿途都有加油站路线的人才能成功逃离芝加哥。其他人,无论他的用意是什么,无论他是怎么想的,他都无法逃离芝加哥。正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所写到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仅仅是碰巧选择了一种可以存活的进化方式,无关乎明智。你觉得人理性与否真的那么重要吗,苏菲?

  这不就是哲学老师上课时讨论的话题吗?Dr.J认为理性与非理性之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生存。但苏菲一时半会儿还无法理解,她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菲的世界之理性与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