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7

       再次近距离聆听黄爱华老师的讲座《教材文本解读的方法与路径》,上一次是在杭州听《关于怎样开展微格教研》,黄老师一如既往的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解,蕴含大道理。特别是今天的讲座中提到的怎样做教材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中的三个“一”:一组问题——“研读五问”;一次解读——“解读五步”;一张结构图——“建构五级”,让我明白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看似简单的事实,背后蕴含丰富的教育原理,在告诉我们教师: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上一节课前一定要弄清楚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其背后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这个新课程理念下经常提出的观点。让学生在台前,教师在台后,紧紧抓住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是需要我们老师下功夫,而且是要长期坚持的。教师只有真正的解读了教材,通过圈、理、拎三个步骤,弄清楚一节课我要教什么?为什么怎样教?然后才有教学的策略——怎样教?就有了自己的教学结构图,从而顺利开展教学。(我的教学环节有哪些?教学的过程如何展开?咋样达到我的教学目的?开张那几个活动?)而不是盲目的开展教学,简单的一问一答。问题没有大空间,缺少探究空间,活动无效;要不就是没有深度的对话,学生不感兴趣。

    所以“生命化教育大问题”背景下,需要我们积极去研读教材、解读文本,才会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大问题”,才会聚焦于课堂的学习,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