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身处其中,了解越多受益越多

       起初看到这本书的名称时,猜想应该是传统教学式的课本,开头总论,中间一二三点的分论,最后总结该阐述内容的重要性及对未来的展望,那种比较公式化的风格。但同时发现豆瓣评分9.0的高分,好奇心一下子油然而生,所以抱着试读的心态简单地翻阅一下。当一进入其中,眼睛和头脑就无法抽离,有种吃到美食津津有味欲罢不能的感觉,一口气就读了大半部分,我也惊讶自己如此之快的阅读速度。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分析叙述逻辑性强层层递进,相关的数据和表格论证清晰有力,让我的思绪来回翻转抽丝剥茧进入到一个个焦点和核心内容,像是在做拼图一样,顺着每个碎片上的印迹线索,把一块一块拼接起来,最终形成一幅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济发展蓝图。其中列举的古今中外的案例简单易懂、贴近现实,还带有几分幽默感,这也呼应了书中提到的经济学家们的自嘲“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特别多,每个经济学学生都知道起码十个八个,编一本笑话集应该没问题。” 从而减少了阅读和理解经济学理论时的枯燥乏味。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变化是我们眼睛可以看到、耳朵能听到,甚至是亲身体会到的,比如,与我们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房价高起的问题-“为什么近年来房价一直高居不下?有什么相关措施和解决之道?”;以及国内外媒体给中国冠以“世界工作”的称号-“改革开放以来,近二三十年中国怎么会成为‘世界工厂’呢?未来的发展趋势会如何?”;还有从上届美国总统川普对中国发起的贸易经济战,和一直延续至今的美中紧张的贸易关系-“近年来紧张的中美贸易摩擦和贸易战,除了外部西方霸权对我国发展的打压这个因素外,形成这种态势的内部成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呢?”等等,这些疑问在书中都有所提及和论述,清晰地了解到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对应进行的相关的改革和实施的政策,每个部分环环相扣。

作者的论述中,把在中国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施政管理和改革措施的利与弊双向进行分析说明,思维和视角更加全面客观,任何政策措施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不是非黑即白,在不同时期发挥积极的作用,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这种分析论证的方式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本书的亮点,正如书中总结章节中讲述的那样 “现实世界中往往既没有皆大欢喜的改革,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扭曲。得失利弊,各个不同。以假想的完善市场经济为思考和判断基准,不过是无数可能的基准之一”。

       我个人对书中的三个论述点感受颇深,特别勾起了我的一些记忆片段,结合书中的论述细细思考和回味。

一、 房价

相信大多数国人都关心的房价高起的问题,这是关系于我们的切身利益。我在一、二、三线城市都生活居住过,亲身体会到不同地方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的差别。近十多年来,收入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房价也在快速上涨,只是不同城市的房价涨幅有所不同。除了经常听到人们说到的不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口数量的不同的外部原因外,其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相应的应对之策是什么呢?书中作者用了一定的篇幅来层层分析房价问题的产生和相应的改革举措,高房价主要源自于地方政府对“工业化与城市化”两手抓的不平衡,以及所产生的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实质上是“房地产财政”的实际结果;另外,以前中国对建设用地的严格管理所造成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全国交易,使土地使用效率低,造成东部人口密集发达地区住房需求旺盛,房价居高不下的现状。从2008年到2020年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改革措施,时至今日仍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未来还会出台什么有效的改革措施,我们拭目以待。

书中对房价问题的具体阐述为我们指出了思考的方向,使我们顺着这个方向理性地观察、关注相关方面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无论是购房自住还是相关的消费都有参考价值。

二、 中国的工业化

记得我到国外出差时,想买个当地的玩偶纪念品,看到的相关产品基本都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与国外的朋友聊天时,他们告诉我“原来总以为中国只能制造些简单便宜的小商品,但近几年来他们也开始尝试使用中国的电子产品和相关的服务,而且种类越来越丰富多样”。我在《爆裂》这本书中也看到作者描述自己亲自到深圳采购全套所需产品及相关配套部件时,为中国的制造能力发出的惊叹。作为中国人生活在国内,近些年体会到,生活中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尤其通过各大网络购物平台都能轻松地购买到自己所需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些都证明了中国的确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制造拥有足够的竞争力。身处世界工厂中我们无形中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同时也会产生些许的疑问,中国的工业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怎么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的呢?

书中作者通过光电显示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实际案例对地方政府积极地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的行为进行深入的阐述。如书中所述“由于倚重生产的税制,刺激各地竞相投资制造业大项目,推动了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加之充足高效的劳动力资源和全球产业链重整等内外因素,我国在短短二三十年内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当然,这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放松环保监督,损害了生态环境,推高产能过剩”。所以近年来经常看到政府对加强环境保护的呼吁和出台相关政策的新闻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成为了国内脍炙人口的名言。

对于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我个人有些亲身感受,从2012年起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曾经广泛接触全国各地的光伏企业,在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多个光伏行业展会和活动中,很多中国光伏企业参与其中进行宣传、拓展业务,尤其是在国外的行业展会中中国光伏企业的活跃身影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就很感慨中国的光伏企业在这个新领域竟然有如此的飞跃成长,如今看来,这不仅反映出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化程度高,而且也印证了作者书中所谈到的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化发展的成果。

三、 国际贸易摩擦

看到书中关于国际贸易摩擦的部分时,让我回想起2016年川普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对华的强硬政策,中美经济贸易战拉开了帷幕。当时一位朋友向我抱怨,由于中美贸易战,她们的外销量受很大的影响,想把出口转内销,但国内同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价格低业务量也不高,公司的利润大幅下降,日子真是不好过。那时我也产生疑问,当外贸受阻时,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消化不了这些出口转内销的产能呢?

书中的相关内容对外部和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全面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才能找到真正的应对之策。就像一个人经常得感冒,可能是外部因素和身体内部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外部环境也许很冷或不好导致容易着凉;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身体体质比较虚弱,抵抗力不强。那么国际贸易摩擦和中美贸易战也是类似,简单概括作者的分析,一方面,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各方面竞争力增强,加上中美的贸易逆差加大,美国国内一些制造行业技术升级,导致相关联的工作减少等因素,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各地的地方政府重投资和生产,轻消费,使工业化突飞猛进地发展,相互之间竞争激烈,产业升级速度快,与国外同业相比竞争力强,同时国内产能过剩,而国内消费能力有限,不得不向外出口过剩的产能。所以,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战就愈演愈烈。最终的症结是“国内经济结构内外失衡”,对此中央提出了发展战略转型,如书中所述“过去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经济结构内外失衡,国际局势也日趋复杂,中央于是在2020年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这一战略转型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要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就要把更多资源从政府和企业手中转移出来,分配给居民。改革的关键是转变地方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遏制其投资冲动,降低其生产性支出,加大民生支出。

我想以上关于中国工业化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内容,可以给各行各业中的企业和创业者很好地启示,在未来的发展中,面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国际环境时,在国内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政府发展战略转型的政策下,积极争取国外业务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地重视国内消费需求,努力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国际国内的市场中茁壮成长,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为中国人身处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书中讲述的各方面内容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对社会中的各类人群的工作、生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管理好自身的工作和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普通人,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权益,有效地管理自己生活中的财务状况和消费安排;对于各领域里工作的从业者,有利于观察自己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更好地应对可能的行业变化,把握发展机遇,规避风险。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增加我们对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政府和对生活影响深远的经济领域的了解,了解得越多越清楚,对我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就越有益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身处其中,了解越多受益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