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5年河南女教师潇洒的写出这封简单的辞职信时,我也这么想过。

只是又多问了自己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凭什么去看看?我是白富美还是老富闲?

问完自己,于是,我乖乖地继续安分守己,忠于职守,种花育人,守着自己的一份宁静和淡泊。

我常常自己逗自己开心:

心中装着桃花源,人间处处水云天。

旅游不必东奔西走,手机视频样样都有。

中国那么大,美景那么多,故地重游的次数也就概率很低。这句话应该适合我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中国人吧,反正适合我。

我常常想,既然出去玩,又是花自己的钱,为什么不换一个地方呢?

比如,丽江古城虽美,玉龙雪山美到流连忘返,穿过丽江的那一滴水(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更是美到令人窒息,大导演张艺谋的《丽江印象》更是让人沉醉于其中,从此以丽江为家,也心满意足了。

丽江终究是我人生中的匆匆一瞥,归来后便成了尘封的记忆。那高原牦牛,那雪上美景,那蓝色的河水,古老的原始森林......如果不是翻照片,也很少再会想起,更别提以丽江为家了。

再比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杭州虽美,我甚至专门把旅行的房间定在苏州河畔,定在西湖边的半山腰,据说和苏轼当年在杭州时的住处离得近在咫尺。杭州的宋城也曾一度让我仿佛梦回大宋,看到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感受到宋朝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甚至设想退休后,我也来这美丽的苏杭生活几年。

归来后,日常忙碌的琐碎,分分钟把我从退老苏杭的美梦拽回现实,苏杭只是梦里水乡,是诗和远方。

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此生大概就只是到此一游,一生只见一次。有时人到了目的地,但也可能一次面也见不成,比如长白山的天池,就因天气原因,天池隐藏起她美丽而神秘的面纱,我与天池失之交臂。

有一个地方,却颠覆了我的旅游观。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重复去了四次,次次收获不同。

这个地方就是北京的北海公园。

白塔  绿树    红墙

第一次:《让我们荡起双桨》

那年我10岁,正值假期。父亲出差去天津,途经北京。看我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父亲便带上了我,在北京呆了两天。

第一天,父亲就带着我去逛了北海公园。沿着中国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每日的足迹,北门进园,南门出园。父亲一手拉着我,一边讲解北海公园的花花草草。告诉我这个公园就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拍摄地。

除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中的白塔、绿树、红墙,小船儿推开波浪,湖面吹来凉爽的风,其他的花草,我全部记不清了。

当时就一个感觉:北京,真美,不仅是首都,还是拍电影的地方。

那次北海之行,除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

第二次:结婚旅行。

多年以前,先生和我的结婚旅行选择的城市北京。这次除了新婚的甜蜜,就是满足小时候来北京没有照相的遗憾,我成了先生相机下的女主角,一天一卷胶卷,从故宫拍到长城,从长城拍到颐和园,从颐和园拍到清华北大、圆明园......最后一天,我们来到北海公园,荡起双桨,唱起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翻阅那时的影集,总是一脸稚气的问道:为什么爸爸妈妈没有带上宝宝呢?

第三次:带孩子游北海公园。

那年孩子六岁,夏日的故宫每一天都人潮如流,长城上的中外游客摩肩接踵。

小家伙对北京的感觉就是到处都是人墙,遮挡他的视线,他只想去海洋馆看大鱼,因为那里凉快,然后就是去划船。所有大人眼里的人文历史古迹,都不如那一片水世界和水上一条小船。

以孩子为中心的北京三人行,最快乐的回忆最后竟然只剩下大鱼、大熊猫、大恐龙、大海(北海)和小船。

第四次:今年国庆,我在北京海世界。

2号的上午,我和先生坐高铁2小时后到达北京西站。然后乘地铁辗转至最具北京味的德胜门内大街,入住在网上提前订好的位于什刹海景区门口的锦江宾馆,开始了老北京的胡同里看海游。

人到中年的节奏全部慢了下来,来到北京,不再心急,也没有兴奋,而是像平时一样的时间午餐、午休。

午睡醒来已是下午4点,三五分钟步行进入传说中的后海。

下午4点钟左右的后海和家乡的水公园情景差不多,游人如织,小船飘荡。不同的是,河沿岸竟然允许摆设大大小小的摊位:小人书、素描摊位、仿旧古董、冰糖葫芦串、儿童玩具......

5点半左右,后海边的酒吧、歌吧霓虹闪烁,歌声开始飞扬,喝酒的、听歌的开始慢慢上座。随着夜幕降临,后海像是开始兴奋,人流源源不断涌进。

后海夜景

热闹,终究不是我们两个中年人的喜好,于是绕海一圈出了后海。

晚上在一家四合院里开设的烤鱼餐厅慢慢享用了一条大鱼后,我们又开始沿着德胜桥的杨柳岸前往西海遛弯。

西海的夜景更像家乡公园的夜晚,到处是沿着河岸散步遛弯的人,有的还牵着自家的猫或者狗。也有在河沿长凳上喝着牛栏山、嚼着花生米的老北京,悠闲自在。

西海夜景

沿河一圈认识了一种叫再力花的类似芦苇不是芦苇的生物,叶片宽大,开紫色花穗,非常漂亮,能净化水环境。

一群悠闲的鸭子夜晚栖息在水里铁架上,一点也不畏惧散步的人从旁边经过,显然人鸭相处极为和谐。

西海夜晚的鸭子

第二天上午,便是第四次游览北海公园。

又是北门进园,先是游览乾隆读书的抱素书屋,喝茶的焙茶坞,听琴的韵琴斋,静心的罨画轩,苑中枕峦亭,一片静心湖......

之前三次从未进来过,这次一睹专门为乾隆皇帝依山傍水而建的种种建筑,大为感叹封建帝王的奢华和雅致。

当年帝王休闲处,今日百姓游历景。

出得门来,被一树桔果色樱桃大小果子的软枣树吸引,这里也种软枣树?

北海公园的软枣树

这里确实有一株,且只有一株,很多人在软枣树下欣喜的拍照......

我的确是中年心态,家和家人永远第一位。刚刚看到多棵海棠树时,我还拉着先生的手指给他看,看是不是和我们种的海棠果实一模一样。

此时此刻我的脑子里蹦出的是儿时父亲种在院子里的果树:两棵苹果,两棵软枣,两棵柿子树。每到秋天,他们像两列士兵一样身着不同身份不同颜色的衣服,自豪地矗立着,以彰显自己累累的硕果,还有围墙边上的半圈向日葵都让我家的小院充满浓浓秋意。

父亲的树早已更换成核桃和山楂,还有满院子的花花草草。而我对童年的软枣树仍历历在目,倍感亲切。

在北京,在北海公园,看到一棵普通的软枣树竞然产生“他乡遇故知”的欣喜。

人的感情大概就是这样的代代相传吧,父亲、先生、孩子三个男人都和我紧紧捆绑在一起。

父亲曾带着我游北海,我和先生去北海,又带着孩子在北海荡起双桨;一棵树,一棵普通的软枣树、海棠树又把我们捆绑得更亲更牢固。


文章结尾,想起来好多年前的一句话:

旅游,去哪里,不重要;看什么景,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起去。

如果是对的人,哪怕是故地,也值得重游。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我们荡起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