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之时,枕边播放着德云社的相声,耳畔传来轻微的鼾声,阵阵入耳,却毫不违和,似乎在为其进行着远程的伴奏,而且这样的伴奏又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于此又显得有些微妙的意趣。
近来有些失眠了,深夜适合思考,也适合抒发一些情感。
我说过我喜欢写文字,喜欢沉浸于文字中的那种感觉,喜欢灵感涌现之时,将整个人沉浸在刻画的故事人物形象之中。
我有个毛病,不喜欢改文。因为我觉得第一时间写出来的文字是内心最为真切的情感,可以说是最初的想法儿。如果经过删改编写,就变了味道,有时候一个字的改变,就会变了整篇内容的意思和构造。
为了追一部古言小说,我下载了百度阅读app,闲来无事,按照分类搜了一下已出版的刊物,检索结果都是一些古典文学和名著,以及名家的著作。
随手翻开了一本散文《竹阴读画》,作者是郭沫若先生,里面描写的内容可以说是栩栩如生,而且行文流畅,有散文独特的清秀之美。
其实我想用“清雅”一词来形容,但我对“雅”着实研究不深。
一直以来,我不算积极,也没有向上努力,但是我对“雅”的追求也从来没有间断过,期待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出口成章,行文隽永之人。所写文字如流水般沁人心田,能抚摸人内心深处最为柔软之处,给予哪怕一点点柔和的力量。
不过,我越来越看清自己了,才发现,自己和“雅”的距离就仿若地球之于银河系,又仿若我在山脚下遥望珠穆朗玛峰,简直就是遥不可及。
其实人有自知之明挺好的,不盲目乐观,也不会好高骛远,人生的路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实了,走稳了,这样更为稳妥和安心。
其实扪心而问,谁愿意承认自己水平差,谁愿意承认自己文学素养低,谁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没有那么深文化底蕴之人呢?
有时候发个朋友圈,都得提前在百度搜一些看似高雅的句子,再配上一张水墨画、隐士图,给自己树立起博学不俗的人设,其实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俗”。
谁愿意承认自己“俗”呢,我也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我对自己的认知越清晰,我越清楚,其实我就是一个“俗”人。
所谓不“俗”是如何而来?那是岁月的沉淀,是年轮的流淌,是阅历的积累,是文化的熏陶。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是说翻开书就能得到。那是需要翻阅并理解数十本、数百本甚至更多本书,才能领悟的真谛。
真的是黄金屋吗?不见得,所谓黄金屋是说一个人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后,凭借人本身的品质与能力取得的一定成绩。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如此,一个人本身有足够的底气和底蕴,再有良好的品质品德,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发光发亮,绽放光辉。哪怕十年磨一剑,待到宝剑出鞘,即是谁与争锋。
寒梅不惧风雪,因为它能耐住冬日的严寒,经受住风雪的洗礼,总会绽放属于自己的那份傲丽。
我就是一个俗人,我向往也很喜欢高雅的事物,我喜欢高深难懂的古文,但我不曾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去钻研和学习,我没有将自己与古文融合在一起,我也难以得到其中的那份雅和清。
不想做一个俗人,却生活在一个俗世之中,自然不能免俗,人得将自己融入其中,而不要将自己束之高阁。
我们都是尘世中的俗人,都不能免俗地生活在这个俗世之中,若只想“雅”而抛弃了“俗”,那便少了人间的烟火气,任何事物若是离了生活,就是离了“根”,离了“本”。
生活就是过日子,有了老百姓才能将日子过得红火,只顾着“雅”而丢了“俗”,事物与文化就丢了传承的底子,想要将一种文化或事物传承并发扬,就得让它成为老百姓能理解的,能接受的,不要为了所谓的“雅”而孤芳自赏,入“俗”而且不流“俗”。万事万物只要人不失了本心,永远记着初心,就永远都不会落俗。
我就是一个俗人,写都是一些俗言俗语,自身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还有待提高。
人啊,就像在爬山,走上坡很难,走下坡很容易,而又不免要走上坡和下坡,什么时候走到了平原了,什么时候真正地沉淀下来了,就能做一个不落俗的俗人了。
文:肃開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