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 :你情愿自己是对的,还是快乐的?

如果你想逃避痛苦,只要证明你在某件事上是对的,只要让别人看起来像是错的。因为愤怒的时候,只要觉得自己是对的,便会让人暂时逃脱痛苦。《亲密关系》告诉我们,如果你不火上浇油的话,怒火通常只能持续几分钟。如果你愿意,理直气壮地怒气可以让你死到临头都保持无知的态度。那么问题来了,你是愿意自己是对的,还是快乐的呢?今天接着聊聊关于“亲密关系”那点儿小情绪。

现代心理治疗认为,在特定时间,特定状况下,人类总是尽力做到最好。就像大部分孩子都希望自己能考个好成绩,就像人心大都是向善的,就像每个遇到困难的孩子,内心都想努力去解决问题,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认可。在作者克里斯多福看来,这种不自觉的欲望就是所谓的“爱意”。爱意的产生,是由于灵魂在驱策我们去学习如何真心地去爱自己和对方。

曾经我总是耿耿于学生为什么三番五次地犯同一个错误,还总是那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错误。没有见过世面的我,发起火来简直是一副拿命给你的样子。尤其见不得认错不真诚的家伙,那是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立一个鲜明的“我是对的”的flag。

当我的着眼点在树权威,在争对错时,我发现问题似乎永远都解决不完,我越来越焦虑,脾气越来越暴躁,学生则是越来越逆反。在这场师生博弈中,我又赢了什么呢?

改变策略之后,我的关注点不在于怎么惩罚,而在于怎么更好地解决问题。作业永远都有人完不成;课堂上不可能人人都全神贯注;家长会总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到不了……

《亲密关系》中说,事情的导火线,通常是某件事超过了反方的忍受范围。人类有一个倾向,就是对事情的反应往往过于急躁,所以人很难了解其事所有的状况都是没有好坏之分的。状况是不是等于问题,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别人怎么待你,取决于你采取什么样的立场。

转变视角之后,完不成作业的具体情况具体解决。有的熊孩子因为“顽疾”在身,作业永远都完不成。这样的情况,惩罚没有意义,补上才是重点。有的孩子有完成的能力,但是因为拖延而没有完成,这样的孩子稍加手段,必要的时候家长配合一下,基本上没有大问题。既然不能用同一个结果衡量孩子,同样也不能用相同的过程衡量每一个孩子。

多余的精力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关注学情,与其和家长争论到底该不该准假,不如多一个合作的伙伴。要知道,身为老师,家长和学生就是我最为密切的亲密关系。处理不好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势必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合作。

“我会发现把全副心思放在比痛苦更高层级的伟大事物上,我就有能力超脱身体和心灵的痛苦,同时也让自己充分感受痛苦的存在。选择爱、真理或灵魂之光,并决意去追寻它们,就能让生命的恩典帮助我提升并且超脱痛苦,达到一个平静超然的境地。”在作者克里斯多福看来,超脱痛苦的深层原因就在于一个人对“爱意”的相信。毕竟所有亲密关系都是因爱而生。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是独特的。显然,没有任何一种套路适用于所有的亲密关系,更没有一套完美的公式能照搬到任何一种亲密关系中。虽然听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是,聊胜于无,相信总有那么一两句话能带给我们些许的启发。比如作者劳心费力总结了以下原则: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2、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4、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5、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6、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问题。

逐条对号入照,我默默收藏。即使不能照搬,我依然相信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一定会让我的生活更美好!因为惟有获取新的知识,才能获得新的成长。比如当我意识到目前我个人的亲密关系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爱的存在。因为有爱,问题才能成之为问题。

爱总是静静的待在幕后,等你选择,把它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别人看来你可能是不对的,但你知道你是快乐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密关系》| | :你情愿自己是对的,还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