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十六计:隔岸观火

三国三十六计:敌战第九计 隔岸观火

总决: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大意是:当敌人出现明显的动乱的时候,我方应该等待敌人进一步的恶化,敌人猛烈的乱象持续越久对自己的损害就越大。我方只要静观其变,顺势而动,就能够稳操胜券。此计运用八卦顺时而动的机理,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方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化,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相残杀,时机成熟我方可坐收渔翁之利。

隔岸观火的要点在于:当敌人内部出现混乱的时候,我军以不变应万变,不出击的效果可能比出击的效果更好。隔岸观火与趁火打劫的区别在于,趁火打劫是要求在敌人出现溃败或者失去控制的时候,我方积极出击,夺取很大的利益;而隔岸观火,则是在敌人出现动荡不安时,还没有完全露出败相,我方要静观其变,利用敌人自己的内耗来达到削弱敌人或打击敌人的效果。此时如果盲目出动,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经典战例:

公元前314年,子之行新政三年,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聚众作乱,围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市被与太子平。双方激战数月,死伤甚众。在孟轲的劝说下,齐宣王出兵伐燕,五旬将燕攻下。

其实这一战,正是齐宣王的隔岸观火之计。起初,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子之而不是传位给太子,留下了祸根。太子平心中不满被齐宣王知道了。齐宣王暗中与燕太子平沟通,告诉燕太子平,如果他起来反对子之的话,齐国将会相助。本来就对子之心怀不满的太子平,联合将军市被起兵反叛子之,双方内战数月,死伤数万人。齐宣王并没有出兵相助太子平,而是坐山观虎斗,看他们两家大打出手。最后燕国百姓深受其害,民怨沸腾,齐宣王看时机成熟,一举出兵燕国,燕国百姓不但不支持子之,反而欢迎齐宣王的队伍。这就是隔岸观火,顺势而动的效果。

三国战例:

郭嘉遗计定辽东

曹操北定乌桓,回到易州时,郭嘉已经死了。左右将嘉临死所封之书呈上曰:“郭公临亡,亲笔书此,嘱曰:丞相若从书中所言,辽东事定矣。”操拆书视之,点头嗟叹。诸人皆不知其意。次日,夏侯惇引众人禀曰:“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速往征之,辽东可得也。”操笑曰:“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诸将皆不肯信。

操在易州,按兵不动。夏侯惇、张辽入禀曰:“如不下辽东,可回许都。恐刘表生心。”操曰:“待二袁首级至,即便回兵。”众皆暗笑。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皆大惊。使者呈上书信。操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料!”重赏来使,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

众官问曰:“何为不出奉孝之所料?”操遂出郭嘉书以示之。书略曰:“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众皆踊跃称善。

曹操高参郭嘉,世之奇才,三十八岁夭亡,民间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是对郭嘉才智的最大褒奖。郭嘉临死前为曹操献上一计隔岸观火,一举平定了辽东,如果不用郭嘉之计,长途跋涉,死人无数不说,曹军远赴辽东,一时不能够平定。刘备肯定会劝说刘表起兵攻击许都,如果让刘备把小皇帝抢走,曹操的损失可就大了。而且,曹操按兵不动,就算公孙不动手,说不定二袁也会动手,那时候再出兵,相对来说攻打的难度也小很多。

其实,在天下三分之前,各个诸侯无不抱着个隔岸观火的心态,看别人混战,一旦有机可乘便趁火打劫。可以说隔岸观火是一条最省力气的计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三十六计:隔岸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