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简析《三国演义》曹操杀吕伯奢(刘美萱)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典型的“反派”,是个名副其实的奸雄。而在逃亡时杀吕伯奢一家之事,以及事后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坐实了他“奸绝”的名号。

翻开正史,对比罗贯中笔中的三国,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首先,是曹操途经中牟县,为县令陈宫所擒获,陈宫为曹操忧国忧民的胸怀所感动,于是私自释放曹操并弃官跟随曹操谋事。然而,在与曹操同行时,曹操因多疑而杀害吕伯奢一家人,让陈宫对曹操大失所望,最终离开曹操,去往别处。而正史中,时间线是曹操先杀吕伯奢家人,后被亭长抓获。在《魏书》中记载的是“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而《世语》则记载“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因为《魏书》多少被皇室控制,不排除有美化的可能,但两者均记载吕伯奢并未被杀。也许是因为两书的差异,《三国志》并未出现这么一个片段。而曹操最后被县功曹释放,似乎在正史中也和陈宫没有太大关系。

总而言之,不管事出何因,杀吕伯奢家人确实是曹操的一个黑点。然而小说比史书更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小说刻画出的人物形象更立体”,而作者罗贯中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他的观点立场是很明确的。所以曹操的奸恶在这里被放大了,又或者在《三国演义》的氛围中,曹操的所作所为就是不可饶恕的。陈宫从释放曹操到看着曹操杀吕伯奢的作用,就是观察这一过程,并且用一个第三者的视角表现出曹操的恶毒,陈宫的出现,不得不说将曹操杀吕伯奢之事放大了影响。同时,颠倒了时间线也让故事发展更有逻辑。故事性强了,感染力自然直线上升,于是在陈宫等角色的推动下,由吕伯奢被杀一事曹操在读者的印象中开始往“奸邪”的方向倾斜,从而淡化了曹操出奔京师是为声讨董卓的正面形象。

这世上本没有非黑即白的事,但经过个人主观因素的加工,黑既会更黑,白即会发亮。

你可能感兴趣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简析《三国演义》曹操杀吕伯奢(刘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