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养生—调脾养胃的最佳黄金时期

什么是谷雨节气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大约每年的4月19日到21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我们就迎来了谷雨。谷雨的到来预示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开始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气温在这个时候会快速地回升。

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为戴胜降于桑。”说的是谷雨后降雨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由于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开初插播、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

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谷雨养生:健脾养胃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前一刻还是暖阳和兮,后一秒就被一阵春雨淋湿了。讲的就是谷雨前后的潮湿多雨多变天气,是谷雨节令气候的典型特点。

中医学认为湿为阴邪,易损阳气,易伤脾胃。如人们的起居饮食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湿邪,出现食欲不佳、便溏腹泻、身体困重、关节肌肉酸痛不适等脾虚湿困症状。湿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部的湿气,另一部分是身体内部的湿气,这主要是因为脾脏的运化不足、脾虚导致。

《会心录》说:“外因之湿,有感天地之气者,则雨露水土;有中阴湿之气者,则卧地湿衣,多伤人皮肉筋脉者也。内因之湿,有由于饮食者,则酒酪炙爆;有由于停积者,则生冷瓜果,多伤人脏腑脾胃者也。”

谷雨节气,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雨量比较大,湿气会比较重。生活在江南海边的人,常年都在湿润的环境中,容易受湿邪侵淫。在平时饮食起居中,乳制品、啤酒、烧烤、生冷的食物吃得比较多,也容易导致脾虚体内湿气重。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湿邪侵袭,这种内外兼攻的湿浊最易伤脾。脾虚脾伤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下降,外部天气的潮湿又再加重体内湿困,造成恶性循环。《素问》有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说脾虚不能主导运化功能而出现腹部胀满,水湿停留,而出现四肢及面部浮肿等症。因此,健脾祛湿、助脾运化是谷雨时期养生调理的重点

来到谷雨节令已接近春季的尾声,肝气升发已经很旺盛了,要特别注意柔肝滋肝养肝,防止肝火过旺而邢克脾土。中医五行学说,肝属木,脾属土,木和土是一对平衡体,既相生又相克,两者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肝脾和,身体安就健康。

谷雨时节调养肝胆,平时的保健可以在早上11点之前敲打胆经,晚上的19:00-21:00推肝经,都有很好的疏肝利胆,健脾助消化的功效。

如胃口不好,可以吃点醋泡花生。花生,我们叫“长生果”。如果老年人发现胃口不好,堵住了,就可以弄几颗生花生仁仔细嚼,嚼完咽下去。注意不要买到发霉长芽的花生噢。一般泡花生的比例:花生1斤:醋1.5斤,花生泡1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每天早上空腹嚼上6-8颗。坚持下来会让你有喜人的收获的。

炒鸡蛋生蒜蓉所谓是食疗中的黄金搭档,对于提升胃气,同时调治常见的胃病、胃寒、胃气虚等病症都有显著的功效。

做法:2个新鲜鸡蛋,烧热炒锅,不放油盐,生炒鸡蛋,提前拍好蒜蓉,根据个人口感,能吃多少放多少,刚开始吃时建议少放些蒜。炒好鸡蛋后和蒜蓉一起拌匀早上空腹吃下,连续吃21天为一个疗程。

近几年,艾灸养生风靡整个中国大江南北,艾灸的疗效也确实可人,但前提一定要坚持且要对穴位。对于谷雨季节调养脾胃,坚持做艾灸祛湿邪配合按摩穴位,亦有理想的效果。

对于湿邪造成的胃口不佳、身体困重等症状,各类关节性疾病患者,更要加以重视。脾喜燥恶湿,“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艾灸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作用。选用健脾祛湿的穴位,可健脾益气,使人精神气爽,消除关节疼痛,常用的养生大穴有:

阴陵泉穴是脾经的合穴,也是祛湿要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每天坚持按揉阴陵泉穴,可以除脾湿。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她是强壮保健要穴。主要治疗各种虚劳,同时也可以治疗胃痛、 呕吐、腹胀等湿气重的疾病。可按揉亦可艾灸。

神阙穴是治疗腹泻的关键穴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她是任脉上的阳穴,中暑昏倒时可灸这个穴位,但更常用的是寒湿重引起的腹泻,用艾条在神阙上作艾灸。

注意事项:艾灸前可以喝一杯温热水 ,每次选1-2个穴位,总共灸30-40分钟,每周2-3次。艾灸最佳时间:上午>下午>晚上。艾灸时注意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避免烫伤;醉酒,过饥,过饱,剧烈运动后,极度疲劳,大汗淋漓都不能做艾灸。如对自己是否合适艾灸没有把握,请到中医科找医生辩证分析对症治疗。这三个养生大穴在我前面的穴位养生篇中有详细介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之前相关的文章。

谷雨时节饮食应以健脾化湿为基本原则,可吃淮山、芡实、薏仁、莲子、扁豆、土茯苓、赤小豆等食物以健脾利湿。陈皮、青皮、草果等食材以理气化湿;藿香、佩兰、苍术等茶水以芳香化浊。都可适当的食用。切忌吃生冷肥腻之物,以免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体内湿气困留。

食疗方可谓药膳同源,以下三个经典的养胃祛湿食疗方,材料易得,也容易做。

1、小米莲子弱

材料 :小米100克,莲子50克。

制法:小米(不糯的那种)淘洗干净,莲子去芯洗净捣烂后与小米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煲至粥成,加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止泻。适合脾虚湿重、大便稀溏之人食用。

2、芡实薏米排骨汤

材料 :芡实50克,薏米5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猪排骨500克。

制法:薏米用锅炒至微黄,芡实、陈皮、猪排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醒胃。对脾虚湿困,身重困倦,胃纳欠佳者尤宜。

3、土茯苓扁豆脊骨汤

材料 :鲜土茯苓400克,扁豆60克,生姜3片,猪脊骨500克。

制法:扁豆用锅炒至微黄,土茯苓刮皮洗净,猪脊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解毒。对脾虚湿盛,皮肤湿毒疮痒者尤宜。

谷雨过后,雨水增多,春风乱絮,百花齐放,外感风邪,内有湿邪,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素有过敏体质者更应该注意避风避湿防过敏。

此外,谷雨前后,杨花柳絮随风舞,很容易引起鼻痒、鼻塞、咳嗽和皮肤过敏等症状,所以如果进行户外活动,一定要做好防护。可用霍香正气水1-2支兑水洗澡。

谷雨过后,气温逐日上升,北方多风,风劲则寒,风弱则暖,故温差大;南方多雨,雨水潮冷,故气温时高时低;忽冷忽热,体弱者添减衣服不及时,就容易感冒。在生活起居上,应注意避风防寒保暖,适当增添衣物。俗话说:“谷雨寒死老鼠”,说的就是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注意保暖。对于捉摸不定的天气,做到捂有度,适当减衣物。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更要注意心理保健,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大动肝火。

春末夏初,万物从生发进入生长阶段,顺应时节,人也应该加强户外锻炼,如跑步、钓鱼、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等,吐故呐新,同时,让筋骨得到充分的舒展。

最佳运动方式就是快走,每天佩戴计时器,从早到晚,最少走6000步,最好能够达到一万步。

春季是一年的出始,是身体阳气生发的时节,因而,春季是养阳气,调养脾胃、补调气血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是春季即将结束的预兆,大家要抓住春季的尾巴,调养气血,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你可能感兴趣的:(谷雨养生—调脾养胃的最佳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