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全集》之拟恨赋酒中仙(21天读书笔记打卡活动第一天)

  古人没有别的消遣,故而常常邀上三五好友一起登高望远。既是集体活动,自然要吃饭喝酒,喝到高处常常诗意迸发。酒壮人胆,发一通牢骚感慨,古今多少名篇就是在酣畅淋漓后诞生。例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独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酿酒有关。桃花仙人种桃树,摘得桃花换酒钱,酒隐发作。《拟恨赋》也是其中的佳作。太白仙人登泰山,山川寥廓,九原白骨成灰飞。

拟恨赋节选

  全文分别以汉高祖、项羽、荆轲、陈皇后、屈子、李斯、军旅之客的角度,尽写古人之恨。精彩纷呈之后,突然转折,“与天道兮共尽,莫不委骨同归”,感叹再怎样辉煌的人生也要化成白骨,尘归尘土归土。不如尝丹修仙,横渡蓬莱来得快活自在。

  李白有三个爱好,好酒,好黄老之术,好诗歌。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这么好酒,到底是酒成就了李白,还是李白造就了酒。这就带出灵感一说,人常言灵感一来,下笔有如神助。而酒与灵感的关系,透着一股子邪性。于是就有了,诗兴大发,酒后失言。

  要弄清楚酒与灵感的关系,得先说说李杜。李白与杜甫二人的成就之高常常被人拿来对比,当然他们都同样的喜欢喝酒。不管结果如何,往往喜欢李,多于杜。喝酒的李白,与喝酒的杜甫到底输在哪里?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父亲李客是个大商人,5岁随父来到四川昌隆县。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致力于文学创作。26岁出蜀,漫游各地。

  现代心理学,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与他后天生活环境不无关系。

  李客是个大商人,这从李白在扬州一年不到花了三十万金可以见出。商人出身意味着什么呢?按古代阶级士农工商,商人是最没有地位的。儒家认为一切应该尊卑有序。比如吃有定制,穿有讲究,不可逾制,不可废礼。

  因此古人常常以门第自夸。例如李渊,做了皇帝还要寻根问祖自称李耳(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多少代子孙。关陇贵族在真正的门阀世家面前大概连个屁都不如。

  生于商人家庭是他不幸中的万幸。商人对于排斥自己的统治阶级自然生不出好感,《剑桥金庸史》大商人家庭接触到三教九流和传统礼教所谓的不同阶级老死不相往来大大相背。

  要知道,在古代最有学问的不是理学家不是老学究,而是苦行僧和大商人。他们漫游世界,见多识广。

  李客对李白也是关爱有加,找来各种书籍培养他。他的哥哥也是包揽长江中下游的大船商。后来又因得罪权贵,被赐金放还。

  以上种种造就了李白浪漫又不食人间烟火的一面,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李白。独一无二的李白。

  反观杜甫,常常为生计所迫。连自己的儿女都有饿死在床的。你让他拿什么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的愁,恐怕正是大风把茅屋上的草刮走了,稻草又被几个捣蛋的小屁孩抢走了。

  李白的成就真的不要太高,杯酒乾坤,说的当然是才情,而不是酒好喝。世上好酒无数,而李白只有一个。就像过去,常常在酒家看到一面太白遗风旗帜迎风招展。

  这样看来酒和灵感根本是两码事。酒只是诗人才情的附庸,文人雅士的爱好而已。所谓灵感也只不过是后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沉淀丹田,一朝发于笔端。假如没有之前的积累,哪来的秀口,哪来的神笔。

  不信喝个酩酊大醉,包管鼾声如雷睡如死猪,何来灵光咋现!要么,与古人相比我们喝的是假酒!如此来说,倒也有可能,哈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太白全集》之拟恨赋酒中仙(21天读书笔记打卡活动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