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找对象到有外遇,原来基因在幕后助力

图片发自App

有不少女性朋友,找对象时精挑细选,慎之又慎,一定要找到身强体壮、才华横溢、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如意郎君。好不容易找到了,也要经历漫长的考验期,盘问感情史,刨家底,考察亲朋好友,买车买房,定下三从四德盟约,如果有幸过了这几关,到了谈婚论嫁地步,还有最后一波惊喜求婚、奢华婚礼、浪漫蜜月的温柔攻势。然后,终于结婚了,生子了,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小孩身上,甚至放弃工作甘心做个全职妈妈。不料有一天,发现了丈夫外套上别人的长发……

这么既写实又狗血的情节,在影视剧和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有很多人的影子,也可能是某些人的未来。在唏嘘之余,仿佛觉得这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套路似乎有一种必然的规律,要不然为什么总是被吃瓜群众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呢?

以前每每遇到这种八卦,我总是一笑而过,不去评论别人家的事,也参不透其中的奥妙。直到最近看了一本生物学方面的书,才对其中的道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就是英国著名的行为生态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写的《自私的基因》。他虽然是一本生物书,而且大多数的案例不是人类,但其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却跟上面提到的人类社会现象完美契合,看了以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下面就来看看这本书是怎么挖掘从找对象到有外遇的生物学本质。

慎之又慎找对象:与优质基因交配

本书的核心观点其实很简单,就是:基因是进化的最小单位,我们的身体不过是基因统治的载体,基因的最终目的,是复制它,传承它。

那么,从纯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找对象就是找配偶来交配。雌性不轻易和随便的雄性交配,而是要找一个最优质的雄性,以此获得最优质的基因,以提高后代生存的机会,有利于自己基因的传承。

是不是和很多女性在找对象时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行为很匹配呢?也许我们只是顺其自然的跟随内心的选择,可殊不知,原来是基因在锚定我们的关注点。

严之又严考验期:用昂贵代价套牢

由于卵子数量少,个头大,里面含有的营养多,而相对来说,精子数量多,个头小,每个里面含有的营养少,所以卵子对受精卵的投资更多,而精子的投资就很少了。为了降低雄性个体在交配后不辞而别的可能性,增加他们的忠诚度,为后代的生存提供更好的条件,雌性就需要约束雄性,让他们在交配前付出昂贵的代价,投入更多资源,以此来“套牢”雄性。

很多女性甚至很多丈母娘都理所当然的要求男方有房子车子票子,我们以前大多以为她们低俗势利、没有真爱、甚至怀疑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可从基因的角度看,她们做的并没有错,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

亲之又亲宠子女:盼亲代投资回本

前面讲过,雌性对后代的投资比雄性要多很多,所以她们对子女也更加宠爱,以便让他们有更好的环境,能更好的长大,更好的复制和传承自己的基因。

我们常以为,母爱是无私的,是无条件的,可从不带感情的客观角度来看,从受精卵开始,母亲就为孩子付出了太多,母亲当然不想让这些投资打水漂,所以会在日后更爱孩子,让他们吃好穿好,上好的学校,干好的工作,直到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将母亲的基因传承下去。

花之又花搞外遇:让更多基因传承

同样的,前面讲过,精子对受精卵的投入比卵子要少很多,精子要复制传承他的基因,就需要去跟更多的卵子交配,给自己的基因撒更大的网,播更多的种,有更多的生存机会,不会满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

类比到人,所以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外遇,从生物的角度来说,这是基因驱使,这是本性,这是精子的策略。

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基因,还有文化

到这里,如果把那些违反人类道德、扰乱社会秩序、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看作基因使然,给外遇找个道貌岸然的科学借口,那就太小看人类了。

虽然人类的很多行为都能用基因来解释,但并不表示,人类就可以像动物一样为所欲为。人类之所以高级,正是因为我们除了有基因,还有文化。在《自私的基因》一书里,作者给文化另外取了一个名字,叫“觅母”(meme)。跟基因(gene)相似,觅母也可以复制、传承、变异、进化。跟基因不同的是,觅母没有染色体、没有等位基因,它是一个概念,一个故事,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有着巨大的威力。比如梦想、比如信仰……

还好,我们不会被基因颐指气使,不会因找不着对象萎靡自卑,不会因遭遇背叛黯然神伤,因为,我们还有思想,还有文化,还有梦想,还有信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找对象到有外遇,原来基因在幕后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