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3-选择的心理机制

《头脑特工队》海报

今天我听到陈海贤老师在《发展心理学》中讲到转折期选择所涉及的两个概念:经济模型和心理模型,对选择的心理机制有了一点新的认知。

经济模式是我们通过考虑成本、收益、风险、机会等各种利弊得失把不同选择带来的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对比。

心理模型是我们把选择放到自己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在做不同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一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个问题:自己想成为哪一个自我?

看到了这两个概念之后,我反思了一下,才意识到原来我通常的选择是“经济选择模型”,一直忽略了“心理选择模型”,在做选择的时候,我很少思考在不同选择的后面都是什么样的自我。我的操作系统可能已经被植入“财富才是硬道理”这个观点太久了。我也回想起之前的自己还不懂为何很多有能力赚大钱的人没有选择去赚钱而是去做慈善等公益事业,原来我的内心已经被金钱价值观控制了,被住豪宅开豪车等一系列欲望的铁链所拴住了,被外在评价所绑架,自己做选择很多时候考虑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更多。

这个现状是如何形成的呢? 

《头脑特工队》中小女孩莱莉出生在明尼苏达州一个平凡的家庭中,从小她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脑海中保存着无数美好甜蜜的回忆。当然这些记忆还与几个莱莉未曾谋面的伙伴息息相关,他们就是人类的五种主要情绪: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乐乐作为团队的领导,她协同其他伙伴致力于为小主人营造更多美好的珍贵回忆。

2013年两位进化心理学家肯里克和格里斯克维西斯写了《理性动物》,说自然选择给人的头脑提供了七个思维模块:自我保护、吸引配偶、保住配偶(关注潜在的同性竞争对手)、群体认同感(社交和团队合作)、关爱亲属和保护基因关联的人、社会地位、避免疾病(厌恶不干净的东西,喜欢舒适的环境)。这个“模块说”现在基本上是学界的一个共识。人一出生,大脑里就预装了这些模块,这是人类长期进化保留下来的基因内置。

人脑不是君主制,而是一个“多元政体”,每个模块都可以暂时接管你的大脑,轮流坐庄,各个模块之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这种模型是近年以来心理学家对大脑最新的一个理解。

由于我从步入社会一直处于温饱至小资标准之间的阶段,自己长期被经济模块所控制,正如人工智能的培养过程一样,我的心智一直为这个模块提供带宽和便利,也是在喂养,使得其他自我的模块力量弱小。

觉知就是改变的开始。今后我会尝试从更多的角度去体会自己选择隐藏的“自我”,更深刻的认识多个自己,选择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自己3-选择的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