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行业的“炒壳”是怎么一回事?

“炒壳”这个词经常出现在资本市场里,但近两年却被网贷行业媒体经常提及,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从买方角度分析,网贷行业炒的“壳”分为两种,一种是未开展业务的空壳资源,一种是在运营的实壳资源。

前者(空壳资源)是为谋求监管套利出现,买方多为网贷平台,也就是监管政策较严地区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网贷平台,考虑到在本地完成备案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便琢磨着从其他省市如厦门、新疆等监管较为宽松的地区收购一些壳平台,作为本地备案走不通后的Plan B。

后者(实壳资源)是准备进入网贷行业的新资本,通过收购壳平台这种方式进入网贷行业,一般都会选择在运营的网贷平台。

从卖方角度来说,在监管不断收紧的情势下,中小规模平台生存境况堪忧,尤其是缺乏竞争优势,股东资金实力又不太强的平台,本身难以盈利,短期内转型又比较困难,考虑退出的话卖壳也是一条退路。同时,网贷相关企业在注册上被限制,网贷备案指引也明确规定原则上不给2016年8月24日以后的新平台备案,所以在运营的且考虑退出的中小网贷平台壳资源事实上数量有限,也因此能够形成交易。

另一方面,从行业整体来看,中小规模平台规模小,业务简单,船小好调头,更易通过备案。多数平台股东之所以能在平台不盈利的情况下继续输入资金维持平台运营,也是看重平台通过备案后的价值提升,收购方也同样看重了这一点。

近日,网贷之家通过第三方企业工商信息查询平台“企查查”梳理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15日,合计1190家机构经营范围中包含“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草木认为,从目前形势看,监管方是要在全国出台统一的备案标准,避免形成政策洼地给部分网贷机构提供监管套利空间,否则也不会有网贷备案延期情况出现,可见监管层已考虑到各地备案政策不统一的弊端。因此,从长远来看,买壳的思路操作空间不大。但在前路迷茫的情况下,一些平台心存侥幸买壳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可以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P2P网贷行业的“炒壳”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