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朱赛龙日读——《人生十二法则》#第3期 法则三 放弃损友: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跟朱赛龙日读——《人生十二法则》

#第3期 ​ 法则三 放弃损友: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和善良上进的人为友

并不比和糟糕颓废的人为伍容易,

因为前者代表了一种理想,

和他们同行需要力量与勇气。

​当一个人自我价值感很低或者拒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便会选择与那些生活已经一团糟的人为友。

这个人会认为自己不值得更好的,所以也不会主动去尝试获得,甚至更好的对他来说反而是种麻烦。弗洛伊德把对过去糟糕经历的无意识重复称作“强迫性重复”,有时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过去,以获得掌控感,但也有的时候他们这样做只是迫不得已。

我们用现有的工具创造自己的世界,而选错了工具就会带来错误的结果,即使反复尝试也是依旧。不从过去的经验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这究竟是因为命运、无能,还是刻意地拒绝学习?

一,​拯救他人是高尚还是虚荣

恶习会传染,自律和稳定却不会,因为堕落比奋进容易太多。

​成功和美德的秘诀难以捉摸,失败则只需要你养成几个坏习惯然后任其发酵,接下来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失败会不请自来,而人的罪恶则会加快它的进程。

救赎并不是徒劳的尝试,但是将人拉出壕沟容易,救出深渊却很难。处在深渊底部的人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救赎的价值了。在帮助一个人之前需要确认他是不是真的想要被帮助。

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提出,如果求助的人自己都不想改善,那就不可能成功建立治疗关系。罗杰斯认为人们不可能说服一个人改变,具备改善的意愿才是进步的前提。我曾接收过一些被法院强制要求来接受咨询的来访者,这些人没有求助的意愿,所以咨询的过程既可笑又无用。

我有可能因为懦弱而无法果断离开你,但我又不想承认这点,于是只能继续和你保持不健康的关系。我继续帮助你,并且用这样的自我牺牲来证明自己是个好人。但事实并非如此,也许我就是个佯装高尚和努力,其实却在不断自欺欺人的人。

正确的做法是:结束这段关系,离开这里到别处去,重新振作起来,然后再以身作则,激励他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能用这一点来为自私找借口,抛弃真心需要帮助的人。

二,建立互惠关系

人们年轻的时候既缺乏独立也缺少认知,

因为还没来得及积累阅历与智慧、建立起个人标准,

所以只好和他人做比较。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朱赛龙日读——《人生十二法则》#第3期 法则三 放弃损友: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