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注意了,你们的言行举止正在影响着孩子的三观。

图片发自App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父母对孩子三观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三观是人的一个态度系统,包含了这个人对已知的外部世界所有的看法和观点。态度包括了情感、行为倾向和信念,打个比方来说:我对吃肯德基的态度是赞同的,那么我就会喜欢(情感)吃肯德基,相比于麦当劳更多的吃肯德基(行为倾向),也会认为肯德基就是好东西(信念)。

那么父母是怎么在这个态度系统的形成中发挥作用的呢?主要有以下方式:

1、依恋、模仿与观察学习

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就会开始注意母亲的面孔,随即开始对母亲的爱抚做出积极的回应。随后到来的,便是日常同步性的建立和之后依恋关系的形成。

伴随着依恋关系的形成,另一个关键因素开始发挥作用——模仿。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从出生七天的孩子到谈判桌前的老板到养老院里的老人,都会有意无意的模仿别人。而因为依恋关系形成之后,孩子更多是和他所形成依恋的依恋对象待在一起(通常是妈妈),因此孩子也就会更多地模仿妈妈的动作与表情。

但是这种模仿本身还是很粗糙的,特别是这种模仿没有现实意义。但是当这种简单的无目的模仿随着孩子的长大变成了有意识的观察学习的时候,孩子也就更全面的继承了父母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方式。比如闻到臭味时,妈妈会捏住鼻子把头偏过去。

对于一个太小的孩子来说,这只是一个好玩的动作,玩几次就玩厌了;对于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这就是妈妈在演示在面对臭味时的一种处理方法,从而孩子就学会了下次自己遇到臭味时,也做这样的动作。随着许多个这种动作的累积,孩子也就学会了父母的行为。

因此在遇到了某些场景的时候,孩子也就有了更多作出这些学会了的行为的倾向。至于这种行为倾向怎么影响三观,我们在第3点再来做统一说明。

2、抚养环境与习惯化

孩子幼年时的生活环境几乎完全由家长决定,因此孩子对最初生活环境的适应其实也就是适应了家长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为了区别于感觉适应,心理学上将这种知觉的适应叫做习惯化,也就是对不再新异的刺激表现出的接纳与默认——简单来说就是形成了习惯,除非它莫名其妙消失了,否则都几乎不会注意到它。

如果说观察学习是对父母行为的继承,那么抚养环境的习惯化就是对父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继承。这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继承虽然影响力并不如行为倾向的继承那么大,但是在“失调感”的体验上,完全不会有所逊色——就好比富家千金哪怕出于爱情嫁给一个穷小子,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落差。如果不能及时在心理上找到平衡的话,恐怕婚姻也不能维持长久。

3、早期行为模式与认知失调

在前两点中,我们不停的在重复对于父母行为模式和生活环境的继承,但是继承了行为毕竟不能等同于继承了态度。那么所谓态度又是怎么被“继承”的呢?这个时候就要请出我们的费斯廷格老先生:

没错,就是上图那个和蔼的老伯伯。费斯廷格老伯伯认为:人的行为和态度的不一致将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调感,当这种行为出于某些原因无法改变时,这种失调感将驱使人们改变他们的态度——这也就是著名的“认知失调理论”。

我们先前讲到,这些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是以一种习惯的方式被继承的。而习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一种自动化的内隐加工,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因为他不受意识的控制,所以第一人们难以去注意它,第二难以刻意去改变它。因此人们就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迎合自己的习惯——这样就完成了从继承习惯到继承态度的一个转变过程,孩子也就变得越来越像他们的父母了。

4、权威形象的说服力

除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三观还可以以另一种冠冕堂皇的方式被植入孩子的大脑——以父母的权威形象进行的说服。说服之于态度好比冲量之于动量,其本身就具有形成或改变态度的功效,而权威形象作为说话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将明显的提高听众被说服的可能性。

举一个最简单且通俗易懂的例子,古代中国婚姻制度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有少部分可歌可泣的动人爱情故事,但是还是有绝大多数青年听从了父母,嫁给或迎娶了一个自己都不怎么认识的人——其实这里面其实也有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个例证,“先娶了,再爱上”。特别是当孩子涉世未深,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孩子们大多会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见,这也是一种继承父母三观的方式。

5、群体形成与内群体偏见

三观有正有不正,孩子抱有不正的三观进入了社会总会被别人打压,但是这时候他们却又总是难以改邪归正,这是为什么?原因有很多,后面的6、7都在谈这个问题,这里我们先来解释为什么孩子不听劝。

孩子在进入社会之前已经完成了对父母三观的继承,而进入社会之后他人试图纠正三观的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威胁。这种威胁就使得孩子自动的划分出了两个群体——一个是自己家庭组成的内群体(自己人),另一个是试图纠正自己三观的那群人组成的外群体(别人)。

伴随着这种群体产生的就是内群体偏见——即认为“自己人”是好的,“别人”是坏的。特别是当这种威胁越严重时(比如外群体人数远大于内群体,内群体社会地位低于外群体等等),这种偏见就越严重,因此孩子也就越难以被说服。

6、群体讨论与极化

孩子的三观受到了威胁,就会去向父母寻求帮助,这时候就形成了内群体讨论——一个抱有一致态度的群体进行的内部讨论活动。而这样的讨论活动其结果将会是形成群体极化——也就是群体成员的态度变得更加一致,而且更加极端。

就比如说,孩子一回家

--儿子:妈,我说女人结婚以后就是应该待在家里孝顺公婆、带孩子,结果他们说  我这是性别歧视。

--他妈:什么性别歧视!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我在家里给你养得这么大,这就是女人的本分!以后娶媳妇也得取那种听你话的,在家里呆得住的。别像那些个疯婆娘整天到处乱跑。

--他爸:你妈说的对!女人就要有个女人的样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直男癌通常是“家族遗传”的。同样的,一群恐怖分子开会大概也就是这种情形吧。

7、社会信念的自我验证

所有的三观不正最可怕的一点就在于社会信念的自我验证性,或者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当孩子抱有一种不怎么正的三观之后,他看这个社会的观点也会被相应的扭曲。

比如当孩子认为所有的富人都是道貌岸然、视财如命的伪君子的时候,哪怕看到有富商为了赈灾而捐款也会认为他这是在作秀,以获得他人的注意并借机牟利;当孩子认为所有的艺人都是靠出卖肉体和灵魂来博眼球的时候,哪怕看到艺人拒绝某些出卖人格的机会时,也会觉得这个艺人在炒作……虽然这些本身并不是父母导致的,但是当这些不正的三观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时候,这样的自验性也使得这种三观特别难以纠正——这又是谁的错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刻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会通过家长的言行举止体现在孩子身上,所以,家长自己是否能做好就成为你的孩子能否成为一个人人艳羡的好孩子的关键要素。父母是怎样的父母,孩子就会是怎样的父母,很残忍,但是现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们注意了,你们的言行举止正在影响着孩子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