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大于技法

图片发自App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嗝嗝老师】,这部电影是一部谈印度教育的电影。看到电影的影评,形式上似【放牛班的春天】,于是我把【放牛班的春天】也找出来看了一遍。两部电影所不同的是,在挖掘孩子潜能方面,后者要多于前者。【嗝嗝老师】更注重于教师从业者本身的心理蜕变和自我认知的态度。

女主人公奈娜患有妥瑞氏症,一种抽动秽语综合征,这一罕见病让她说话时不停发出“哇哇哇”的叫声,这也是片名“嗝嗝老师”的由来。她不仅从小受到同学的嘲笑,读书时还被12所学校拒之门外。第13所学校的校长在礼堂上当众人的面许诺“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你”让奈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等待遇,也因此奈娜心中种下了教师梦。

但是即使是双学位的她,在应聘老师的职位的时候,屡屡被拒。爸爸给她找的银行的工作,她也不愿意去,她就是想当一名老师。在被拒13次,第十四次的时候,学校终于把她聘为老师。然而当她到学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原来被聘为9F 班,全校最差的班级。由14名贫民窟的孩子组成,这些孩子原本在公立学校上学,但因为土地租用等一些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圣蒂克学校不得不接收了这批学生。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能上一所好学校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歧视与排斥,那些中上层阶级的学生完全不接纳他们,老师们也心怀偏见,将他们编为9F班。所以这14个贫困生自暴自弃,在学校制造各种混乱。

但是奈娜秉承着“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种种恶行,她不断地宽容孩子,为孩子的罪行买单。因孩子们的严重恶作剧,学校决定放弃9F班,在奈娜的一再求情下,校长答应了以期末成绩决定这群孩子的去留与否,但仅是能参与期末考,全部及格才可以重返校园。从此教室从学校转移到了贫民窟的各个角落,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刻苦学习。在考试前夕,教工给带来了“期末试卷”,本来可以通过这份试卷取得好成绩,而孩子们却选择了公平考试不作弊,好样的。最终成绩出来了,全班及格,有个女孩还取得了年纪第一,皆大欢喜。然而,这时瓦迪亚老师却说9F班同学偷取试卷,质疑第一名及全班人的成绩,校长知道此事后十分气愤,要在大会上进行批斗并开除所有9F班的学生。正值瓦迪亚老师看着空荡荡9F班时,他的得意学生过来告诉他,是他让教工拿了两份非期末试卷给了9F班同学,意图让全班不及格被逐出校园,但却没想到全班及格了还诞生了第一名,虽然效果没达到,但目的已经达成,说时他洋洋得意,而瓦迪亚的笑容逐渐消失。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瓦迪亚参透了奈娜的这句话,他的学生之所以也会这样排挤9F班的学生,其实也是他自己给学生树立起来的榜样。在批斗大会上,瓦迪亚站出来承认了自己的过失,把自己学生的罪行承担了下来,洗清了9F班的罪名,还给属于他们的荣誉。从这一刻起,瓦迪亚也算上了一名“好老师”。

作为教师,看了这个电影,我内心很愧疚。想到以前自己再教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一点小问题,我都不能够包容。我认为只有不犯错,完全听话的孩子,才是让我满意的。然而我却忽略了孩子的天赋诗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扼杀孩子的天赋。要陪伴孩子找到他们的天赋,“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切身反省,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反省到到底自己错在了哪里,一定要切身反省,用爱去感染孩子,去包容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法大于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