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当天真遇到现实,当你发现自己被爱的男人所欺骗,不顾父母家人的反对嫁到遥远陌生的国度,却发现一切都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不仅没有想象中美好的婚后生活,甚至还很糟糕。
那你该怎么办?
《暗夜与黎明》的女主蕾格娜就遭遇到了这样的困境,她原本是一个伯爵的女儿,受着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有着惊人的美貌和足够令人称赞的智慧,她会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人,之后继续享受着与之前类似的美好的人生,但是她却爱上了一个认识没多久的男人——夏陵的郡长威尔武夫。
一心想着婚后能够过上有别于其他贵妇的生活,遇到了那个从库姆来的向她父亲求助的威尔武夫,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把自己献给了这个四十岁的男人,幻想着嫁给这个自己所爱的男人之后的美好生活,可惜一切在她踏上那个陌生的国度之后,她的美梦轰然破碎。
一切,跟她预想中的大相径庭,唯有对威尔武夫的爱才能够使她得到一点安慰,但是这所谓的爱情在结婚之后也不再能够让她心中开怀。
《暗夜与黎明》简直就是一部黑暗血时代的女性成长史,一部女性的灾难史,也是一部女性光辉十足的小说,书中的女子都有着足够的悲剧色彩,却也同样都有着坚毅的女性光辉:身为奴隶的布洛德,在丈夫死后带着三个儿子去陌生的农场讨生活,最后患病丧失劳动力而投河自尽的米尔德丽德,从天真走向现实的雷格娜等等。
爱情的盲目遮挡了蕾格娜的眼睛,对人对事有着正确而客观的判断,被她属地的人民称为“底波拉”那是以色列的审判官,是人们对她的赞美与认同,可当遇见威尔武夫她突然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她看不到威尔武夫已经四十岁了,这个年纪的男人怎么可能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呢?
更何况,威尔武夫还是一个英国贵族。
可蕾格娜就是看不到,以至于她到达英格兰,和威尔武夫结婚之后发现他居然还有儿子,他的妻子居然没有死的时候,她愤怒而惊讶,她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
说实话,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是很疑惑的,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不是吗?
一个四十岁的贵族怎么可能没有儿子呢?这说明是蕾格娜的父母之前把她保护得太好了呢?还是说爱情真的是盲目的,真的就能够让人什么都看不到?
后来,威尔武夫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贵族男人的劣根性,与其说他爱上了蕾格娜倒不如说一切都是见色起意,他娶蕾格娜都是出于一种政治考量,一种对于蕾格娜美貌的觊觎。
后来,威尔武夫被他的弟弟所害,蕾格娜被囚禁,强奸,被迫嫁给害了自己丈夫的人,不得不说实惨,幸好最后一切都过去了,她拿回了一切。
一个天真的贵族少女到经历了一切苦难,终于成长的蕾格娜诞生了,暗夜终将过去,黎明终要到来,《暗夜与黎明》的深意或许就包含其中。
《暗夜与黎明》是由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现象级畅销小说大师——肯·福莱特所写。
肯·福莱特擅长用现代的笔触描摹历史的厚重恢宏,用虚构的人物揭示命运的跌宕起伏。
要说欧洲中世纪的模样,那一定就是《暗夜与黎明》中所写的模样了,没有多少产出的农场,干草能够换东西,全是木头做的房子等等,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模样。
据说,在创作《暗夜与黎明》之前,他耗时3年辗转欧洲多地进行考据,如巴约挂毯博物馆,维京海盗船博物馆,萨顿胡等,只为给读者重现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我想,那应该是真的,没有一定的考据写不出那些真实的东西。
02
如果说雷格娜是自我不察,导致后来的一系列悲剧的话,那米尔德丽德就是一个真正值得人佩服的女性了。
一场维京海盗的抢劫过后,她的丈夫死了,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带着三个儿子到陌生的地方去讨生活,尽管她也从未来到那个农场,尽管她也不知道要如何做一个农民,但她还是在三个儿子都担忧未来的时候,表现出了十足镇定的表情,她的行为成功地安抚了三个儿子。
在到达农场之后,又是她与农场的其他人打交道,与农场主讨价还价争取了足够活下来的东西,在两个儿子为了一个女人大打出手的时候又是她想出了办法,安抚了两个儿子,并且妥善安置了她的小儿子埃德加。
她是一个真正智慧且坚毅的女人,她时常思念死去的丈夫却明白那个时候儿子更需要自己,她只能用她坚毅的外表扛起一切。
米尔德丽德是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她的智慧与勇气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尤其是最后她生病,为了节省粮食而投河自尽的时候更是震撼。
《暗夜与黎明》,米尔德丽德体现的是人在黑暗中的人性光辉,她未等到黎明的到来,但她本身就是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