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知识不仅要了解,还要深入了解。
为了深入了解,不仅要学习,还要实践,更要反复试错,在成功中获得激励,在失败中汲取经验。
要了解:WHAT(它究竟是什么?),WHY(为什么它是那个样子?),HOW(要掌握它、应用它,必须遵循什么样的步骤?)
做事情要像写代码一样,先在脑子里预演
高考词汇大纲的英文词汇数量在向每一个孩子传递这样的消息:
1、英语很难很难
2、你很笨很笨
3、一天能学2个单词就很了不起
这些信息被“植入”我们的大脑(来自《盗梦空间》)
但人傻是被教出来的(天才是靠自学的)
人就是这样,大道理听多了到最后都听不进去,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例子才会打动他们。
一个认知错误: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做的关于研究动物视觉系统的早期发展的研究,语言学家Lenneberg提出的“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
学语言只能在关键期学习
另一个认知错误:
区域论:认为大脑每个部分有特定功能,一旦某个区域损坏,那么该区域管辖的功能就无法恢复。
古人说的话辩证看待: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来说,这是正确的)——文化在不停地塑造受这个文化影响的人们的大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硬件”局限的问题,现在已经被清楚地证明(至少部分)是软件开发问题。(大脑的硬件甚至有能力去适应安装进去的软件)
最近二三十年的科学家证明:
1、大脑是可塑的
2、它自始至终都是可塑的
3、它还会重新组织自己,通过恰当的训练,能用另外一个区域习得已被损坏区域的能力
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自证预言”现象:当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这件事情原本不一定会发生),那么此事最终真的会发生。eg:俄狄浦斯、银行挤兑、功夫熊猫
一个道理:如果有一样东西你必须学,它不可或缺,你学不会就无法继续生活......那这样东西不用任何人逼你,不用任何人向你灌输“它太有用了”!你都会玩命地去搞定它。
比如:期末复习周
很多老师一生都在讲自己不相信的东西
叶公好龙这个成员早已存在超过千年
学英语的好处:
1、自由:英文是科技文献量最大的语言
口语很难习得,因为它本身是输出,所以不仅需要有效的输入,还需要有效的处理(思考)
口语的问题不仅仅是不知道怎么说,更重要的是他们没什么话可说
不要想着脱口而出,而是有备无患。
要先写“逐字稿”,不会写的就去查字典,查google,或者是想有没有可替代的说法。再进行修订、熟悉、复述
为什么买不到适合自己的口语书?
市面上的口语书都是针对大众写的
有些人口语不好不是因为笨,而是恰恰因为他不笨。反之不成立。口语流利者除了少数头脑简单之外,多数的人是聪明的。因为说话本身是一种高度协调的系统工程:要持续输入、要高速处理、要有效输出
如何做:做一个自己的口语本
每天花10分钟到30分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用中文记录下来,并用英文翻译。
并且要学会“换一种说法”
使用平实、朴素、没有修辞的中文来描述
人类思考并非一定要依赖语言,在没有语言文字的时候,人类已经存活了至少几百万年。
这说明“英语思维”之类的概念是虚无的,至少是靠不住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不使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在思考用某种特定语言如何表达思维结果,而非依赖语言去得到思维结果。
(论文:Absurdity of ’Thinking in Language‘)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换一种方式表达同样的内容”
我们要把自己当作使用者,而不是学习者。
翻译只是外语的众多用处之一。
当遇到一个不能理解的句子时,不要问如何翻译,而是问“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或者“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长篇大论要提前写出来:哪怕是讲一个笑话都最好提前写出来,然后自己演练一下
最后拥有良好写作能力的人基本上都是靠自己
多读、多写、多改、多练、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积累
有两个方法很有用:自己给自己改作文(不要写完马上改;产生深刻记忆的最有效两种手段:重复、惊讶);帮别人改作文【可以想到高考英文的短文改错】
自我检查列表:
1、单词拼写错误
2、名词单复数形式错误
3、单数可数名词未受限定
4、词性错误
5、修饰关系错误
6、搭配错误
7、词序错误:未使用正确的、符合习惯的表述语序来对内容进行陈述,其中包括修饰词顺序错误,该倒装时没有倒装
8、非谓语动词使用错误
9、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误用
10、不定式和动名词误用
11、介词误用
12、连词误用
13、关系代词误用:定语从句中错误使用关系代词
14、冠词误用
15、代词误用或指代不明
16、句子不完整
17、主谓不一致
18、违反主句专一原则
19、比较句错误:比较主题没有同样的本质和属性,即不可比;或比较级使用错误
20、并列主体不一致
21、时态错误
22、语态错误
23、语气错误
秘密武器: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