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那些你不知道的阅读密码

三四年前,我在工作上遇到了瓶颈,需要恶补一些管理的理论和实操技能,当时把市面上热卖的管理类书籍都买了,读完却没觉得有什么帮助。该踩坑还是继续踩,该吃的亏一点也没少吃。我就在想,为什么别人读了都说好,而对我却没用?

这几年盛行知识付费,读书、拆书大热。在微博上总能看到有人晒读书战绩、拆书样板。有的人几乎每天一本,每日一拆。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讲得头头是道。

我羡慕别人一小时就能读完一本书,一年能读200多本。我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这样大的阅读量一定会创造不一样的人生。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变得很焦虑,生怕被这个时代甩掉,被同龄人甩得越来越远。

当时,我的关注点都在数量,这个月读了几本书成了我的魔咒。搞得自己压力非常大。走马观花的看了很多书,但是仔细想想对自己的生活也并没有什么改变。有一种白读了的错觉。

直到读了秋叶老师这本《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我才知道,不是书的问题,也不是阅读量的问题,是我的读书方法错了。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jpg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是秋叶老师对自己读书方法的总结,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读书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锻炼批判性思维、快速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在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秋叶老师用十几本书的示例给读者演示自己的拆书方法、思路,并且加入自己对于特定领域如管理、批判性思维、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思考。对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人士尤其有帮助。

我个人收获最大的部分在序篇。在序篇里讲了四个对读书非常重要的内容,分别是:读书的时间不够怎么办;读书的10大误区;读书的10种方法;以及怎样做读书笔记和拆书。

一、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

整块时间拿来读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时间被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碎片。碎片时间用得好,一样能做很多事情。

常听人说工作太忙加班太多,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读书。的确,在北上广深996工作制是很多人的常态。如果在大城市为了房租便宜还要住得远,单程通勤时间1-2个小时的情况也很多。这样就真的没时间读书吗?

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有一个章节叫做《你的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生活选择就越多》,这个章节可以更好的告诉我们如何利用我们的碎片时间。

比如上下班通勤的2小时,刷手机的1小时,中午吃饭后的半小时,晚上睡前的1小时,这4个多小时我们都可以拿来读书,写作,或者做其他我们想做的事。一天4小时,一周五个工作日就是20小时,一个月就是80小时。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但也是最不公平的。有的人把一天活成了28小时,有的人却把一天活得苍白没有痕迹。

二、读书的10个误区

读书的10个误区代表了很多阅读者的困惑。像你我一样,我们抽不出时间,找不到方法,读懂了每一个字却用不到自己身上。

1、一年读100多本书是怎么做到的?
2、你哪里有时间读那么多书?
3、你是如何选书的?
4、是速读好还是精读好?
5、读书是不是开卷有益?
6、能推荐一套经典阅读书单吗?
7、别人推荐的经典书籍我看不懂、看不进去怎么办?
8、有些书只读没有感觉怎么办?
9、我没有时间读完整本书,只看经典博客够吗?
10、你读书时有什么乐趣?

这10个问题归类起来,实际是在解决阅读者如何选书(3、5、6)、如何分配时间读书(1、2、9)、如何让读书对自己更有帮助(4、7、8、10)这三大方面的问题。

其中提到一个词“搅拌器”非常贴切。我们读书时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搅拌器”而非“容器”。容器的容量是有限的,想装新东西就要扔掉旧东西。而“搅拌器可以把不同的内容重新组织,变成更容易吸收的饮料,化为自己身体需要的营养。”

正如书中的例子,经济系的同学是否读过经济领域经典书籍、文献?看到国内外的财经现象,能否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进行分析?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解释,知识被应用才产生力量。知识只是知道,而知道没有力量,做到才有力量。

三、读书的10种方法

1、用通读法培养思考框架
2、用树读法做主题阅读
3、用图读法去啃硬书
4、用框读法读经管书
5、用炼读法读畅销书
6、用逆读法读传道书
7、用抄读法读大牛书
8、用仿读法读工具书
9、用诵读法读文艺书
10、用闲读法读快餐书

10种方法给我们提出一个参考,我们可以套用在自己的读书方法里。看看是不是合适。再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进行改进,可叠加,可交叉,也可创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方法再多,不如把一种用到实处。

而读书最关键的,是要明确读书的目的和目标。只有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才能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如果学习经典大部头,自然是要仔细读,可以先通读建立知识框架(通读),再做思维导图去梳理分析(图读),然后把经典的内容抄录下来以便日后使用和查找(抄读)。

读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思考框架。如果我们在某一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考框架,才能在更高的维度上看到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自己的思考有没有漏洞。这是让我们在一个领域里变得更专业的基本要求。

四、做读书笔记和拆书

做读书笔记或者拆书有两个好处,一是学到,这是典型的输出倒逼输入。二是传播,在信息化的时代,个人品牌的诞生有更多可能性,从而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力。输出读书笔记和拆书稿,发在公共媒体平台,如果做得好,可以引起转发、传播,慢慢的积累自己的个人口碑和影响力。

读书笔记怎么做?

第一步,可以从最简单的摘录金句开始。
第二步,加入自己的思考。
第三步,让文字视觉化,也就是做思维导图,PPT,甚至手绘。
第四步,把自己总结的内容讲别人听,别人能听懂,这本书就算读明白了。
第五步,把学到的内容用在自己的日常,通过实践再去验证书里的知识。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从标题上看是教我们如何快速把书读明白,但实际上里面提出的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培养批判性思维、用输出倒逼输入,才是对阅读者真正的价值。只有掌握这些最根本的问题,才能让读书这件事真正的创造出生产力,改变你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那些你不知道的阅读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