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教学方式的真髓
付军丽
课例研讨话题:于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真髓有哪些?
在读完《给予树》这篇课文以后,我没有急着看于老师的实录,而是思考,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要怎么上?借助这篇课文,我要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我想只有这样思考过了,梳理出自己的教学流程,再与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作比较,才能知道于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真髓在哪里。
如果是我,我会教学生自主识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会教学学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会怎么教?通过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说一说,进行师生对话,抓重点段落让学生体会金吉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至于为什么这样教?我考虑的比较少,这也许就是我课堂教学能力不能提高的根源所在,缺少深入的反思。
思考完以后,我开始看于老师的课堂实录,从中寻找于老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向于老师学习课堂教学。
一、 识字教学
课标对第二学段【识字】目标与内容(摘录部分片段):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于老师对这一环节的处理,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给予树》。(师板书课题,楷书,字较大)预习了吗?预习的怎么样?
生:我把课文朗读了四遍,生字都认识了。
生:我读了三遍。
师:看来预习的很充分。
读课反思: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老师通过备课也发现课文中的生字不是太难认,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学会的,老师没有必要教,节省课堂有限的时间,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需要老师教的内容上。
二、 阅读教学
(一)课标在课堂落地
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摘录部分片段):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 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这是我根据于老师的课例,找到的于老师落实课标的几个点。
(二)简约中见真功
于老师是如何在课堂上落实的,又有哪些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学呢?我认为于老师抓“并不宽裕”“如愿以偿”这两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读书,联系上下文的教学方式非常巧妙,尤其是让学生理解“如愿以偿”的教学过程,绝妙。
师:(师板书“如愿以偿”)这个成语谁读懂了?——它的意思也在课文中。请大家把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朗读一遍,读完就明白了。(生朗读,师巡视。)
师:在讨论以前,先前一位同学读读“如愿以偿”所在的那一段话。
生:(读)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如愿以偿”什么意思?
生:愿望实现了。
师:谁还有补充?没有啦?那“偿”呢?听好了——(师扫视全班学生,示意注意听)“偿”满足的意思,因为愿望实现了,得到了满足。课文里写的是谁有一个什么愿望?他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生: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圣诞节想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用二十美元给她买了一个洋娃娃,她的愿望实现了。
师:说得很好,但最后少了一句。你能再补充一下吗?
生:这位小女孩感到十分满足。
师:好极了!这件事就是对“如愿以偿”的具体生动的解释。当我们把“如愿以偿”解释清楚的时候,也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观课感: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感到非常激动,于老师通过让学生理解“如愿以偿”的意思,把握课文内容的这种教学方法真好。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一个教学的难点,需要老师通过多方引导,学生才能说个七七八八,而于老师没有东拉西扯,花招百出,化繁就简。
在读课之初,我还在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来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把“如愿以偿”的意思解释清楚时,就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这样教,简单、朴实,学生也学得轻松。
(三)朗读指导扎实
师:你们朗读得怎么样?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
(许多学生举手。师请三位学生“开火车”把全文读了一遍并相机纠正读错了的地方,领读读得不通顺的句子。表扬第一位读一至三段的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表扬第二位学生基本上读出了金吉娅的语气﹣她读的是金吉娅说的话;表扬第三位学生读得比较有感情。)
师:请同学们听我朗读,特别注意我是怎样读金吉娅说的话的。大家注意没有?课文里是这样写的:“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老师现在就是金吉娅,看我是不是声音低,是不是难过。(师板书:低、难过。板书完,范读全文。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第一课时,于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教学生朗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于老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感悟金吉娅的品格,抓省略号,引导学生表情朗读,手把手教学生读,让学生由不好到好、有不会到会,整个课堂呈现出一个学习朗读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得到释放。
三、 迁移写作,关注全体
于老师引导学生写回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于老师为了降低写信的难度,一是出示了信的称号和署名;二是板书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帮助学生梳理回信的内容;三是告诉学生有困难可以找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写好回信;四是给学生充足的写的时间,一封回信,用了差不多15分钟。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写起来是紧促的,难以把自己真实的水平发挥出来。
在学生展示交流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出来,于老师让班长点了三名学生展示,这三名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一样的,于老师一一进行指导,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成长,是于老师一贯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紧扣课标,教有用的知识,关注儿童立场,关注全体,结合学情,专注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于老师能根据学情,细致入微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心中装着学生,关注孩子的成长,我认为这就是教学的真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