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改善普通孩子命运的一根稻草

一.高考时间的调整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发布消息:

鉴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同意高考延期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网民自我调侃,我们又见证了一次高考的历史。

17年前,也就是2003年,高考时间由之前每年的7月7、8、9日改为6月7、8日。

而7月份的高考时间是从1979年开始实行。

后来,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7月高考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影响较大,教育部听取民意,2003年将高考时间做了调整。

2003年之前高考的一大特征是:学生考前填志愿。

这种做法对考生来说相当不利。

2003年高考时间调整后,这一做法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学生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再填自愿。

相比之下,后者更准确也更人性化。

今年的这次调整也是迫不得已下的万全之策。

二. 高考重要,学历也重要

高考重要吗?

对普通人来说,重要,是青春甚至整个人生里不可多得的一根改善命运的稻草。

我们参考一下历年高考人数数据: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年高考时间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

当年,570多万人参加考试,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

这570万人参加高考的背景是,高考在此之前已经停止10年,要参加高考,基本靠自学。

但是,这次的招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

到了2019年,全国高考人数已达1031万,不含高职扩招补报名人数,比2018年增加56万人。

然而,也正是高校的扩招,进入大学门槛相应降低,出现了这么一些论调:

“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已经不值钱”

“大学生的待遇还不如工地上搬砖的”

“有读大学的钱,还不如早点去做生意”

“那个谁谁谁,读了大学还不是在家里啃老”

“我没有读大学,照样当老板,都是大学生给我打工”

。。。。。。

然而,真是这样吗?

如果有人说,不必要参加高考,学历不值钱,那一定是这个人离学历非常的远或者在学历的使用上非常失败。

这不是高考不必要,学历不必要,而是个人失败以后的偏见。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里,高考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大学学历是进入社会相应专业岗位的敲门砖。

去年,2019年7月23日,华为招聘博士生年薪的新闻虽然当时引起轰动,但是一定有人没有注意到:

1、钟钊: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201万人民币/年

2、秦通: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201万人民币/年

3、李屹: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156.5万人民币/年

4、管高扬: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156.5万人民币/年

5、贾许亚: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6、王承珂: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7、林晗: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8、何睿: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这 8 名员工全部为 2019 届应届学生,均为博士学历,最高两名员工的年薪为 182 万 - 201 万元,另外两名员工的年薪为 140.5 万 - 156.5 万元,其他四名员工的年薪为 89.6 万 - 100.8 万元。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人家天才的待遇,我们普通人望尘莫及,没有参考性。

以下是普通人能参考的:

走入社会,成家以后,什么最重要,那一定是户口!一线超大城市的户口的紧俏不用说有多难得。

但是,如果你是这些地方需要引进的人才呢?你来,给你送户口!

以广州人才引进为例:

学历的重要性,在各个角落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

三. 我选择再次高考来改善我的命运

在是否参加高考,要不要上大学的疑问上,我不要去找别人的例子,我自己的故事就值得好好一说。

1.高考后的流水线生活

我来自一个偏远山区,2005年参加高考,文科成绩480几分,具体分数不记得了,数学分数好像是40几分,平时成绩中等偏上,上个二本没有问题。

平时数学成绩150分卷一直在60分上下,突破不去,因此整个高中我既奋进又自卑,常常是语文可能靠了第一但是数学垫底,这种落差导致的自卑挥之不去。

当年上不了二本,我胡乱填了个自愿,自然落榜,但是因为对数学的恐惧又不想去复读,在家放了两个月牛,然后和一个同学阴差阳错去广州打工。

当时,姐姐也是在广州的某工厂流水线上班。

我和同学在姐姐和姐姐认识的老乡介绍下,去了佛山南海区的一个相机厂打工,成了一个流水线上的女工。

那是一个日企相机装配厂,当时做索尼相机。

上班要准点打卡,下班要一个一个经过检测人员拿着检测仪检测,确保身上没有带出车间里的东西。

每天正式工作前,会有人领读6S,然后教几个简单的日语,但是不可以随意走动。

领班是个不识什么字的当地女人,大概40多岁,因为在那里做了十几年,也能管下一条生产线。

那是一条流水生产线,一个工序传给下一个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一个相机就装配好了,我做什么呢?我不是熟手,就坐在一个装配工位旁,用酒精棉清洁配件,那个配件有个小胶圈。

我的搭档是个22岁的广西女人,大了肚子怀着孕。

装配的人要注意拿到手的配件有没有那个小胶圈,没有胶圈是不能装的。

大肚子女人就是要负责注意配件胶圈的人,开始时我清洁配件都不熟练,领班叫她教我,我熟练了以后,她说她犯困,叫我也注意一下胶圈,我说好。

每天都有一大堆的配件,我那时候心里不断地想,难道就有这么多人需要相机?

每天密密麻麻地看得眼睛发干,一次不知怎么就看漏漏掉一个,一个没有胶圈的配件被装上检测了出来,怀孕的搭档说我害她扣了两块钱。

从那以后起,她对我的态度就180度大转变。

有时候手脚稍微慢一点,前一道工序传来的配件就会堆得一桌子,她也不再帮我,领班过来看见就会敲敲桌子“阿乙,你要麻利点!不要这么慢,XXX你也要帮帮她!”领班在的时候,她会帮忙一下,领班一转身,她就说“不要老是指望别人帮,自己要快点!”

那真是一段灰暗的日子,刚进去不到三个月辞职的话,压的一个月工资领不到一分钱,不甘心辛辛苦苦干了那么久,就继续咬牙忍下去。

唯一觉得有点愉快的时间就是每周固定时间会在车间广播生日点歌,比如“今天是某某的生日,你的好友某某给你点一首歌,祝你生日快乐”之类,在那里,我记住了一首叫“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因为点这首歌的人实在太多。

我以为我会在那里一直呆下去,然后也找一个同厂或不同厂的人结婚。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个转机。

2.去深圳:遇见更高的人

在家乡,我有几个关系很好的同届同学都去了大学,我父母和他们的父母都认识,见面聊起来总替我惋惜。

母亲听多了也不甘心,在极其有限的人际关系里四处打听,终于得知一个在县城的隔房舅舅家有一个表姐在广东,但是她在深圳。

母亲是不愿给人添麻烦的人,觉得自己孩子生的多,所以生活的苦都是自己咬牙扛。

但是,母亲听到这个消息,为了我,专门去县城一趟,厚着脸皮和舅舅说,麻烦舅舅打个电话给表姐帮忙找找好一点的工作。

这个和我们从未谋面的表姐,本人是高材生,在深圳从事金融行业,我一个高中毕业生不能进去她的行业。

但是表姐也是真的托她认识的人给我在深圳找到了一个机会。

那是一个专门做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的电子厂,新成立的质量部正在招人。

表姐说在那里的人是她学弟,后来得知,我们三人都是同一所高中毕业,那么他们俩也算是我的学姐和学长。

就这样,我在佛山的流水线上工作了3个多月后,在姐姐的护送下去了深圳。

临行前,我和同学告别,我先去深圳看看,等我稳定了,再把她介绍去。

到了深圳,真的是另一番天地,表姐带我去西丽的天虹超市买了生活用品。

电子厂内部干净,整齐,就连外部环境也是优美得无话可说,也确实没有什么好挑剔的,那里本来就是麒麟山疗养院所在地。

学长见到我的第一面就是问我为什么不去复读,读书比打工要好。

但是我当时还没有从数学的恐惧里回过神来,我说我数学不好,还是不复读了。

我去的是质量部QA,这种工位一般内招,我应该是得益于学长的楼台,才没有经过流水线的磨练直接去。

部门里人不多,但是都挺和气,除了主管、领班,其他人差不多都是同龄的男生女生,干起活来也很带劲。

QA是做什么的,简单介绍一下:

QA: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通过建立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没有问题。

一般包括体系工程师,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供应商质量工程师),CTS(客户技术服务人员),6sigma工程师,计量器具的校验和管理等方面的人员。QA不仅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要知道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如何制订,今后改如何的预防

QA的工作就是按比例抽检QC检测过的半成品或者成品。

QC:Quality Control,品质控制,产品的质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后的分析、改善和不合格品控制相关人员的总称。一般包括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来料检验),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检验),FQC(Final Quality Control成品检验),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出货检验),也有的公司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整个质控部全部都称之为QC。

打个类似的比方, QC是警察,QA是法官,QC只要把违反法律的抓过来就可以了,并不能防止别人犯罪和给别人最终定罪,而法官就是制订法律来预防犯罪,依据法律宣判处置结果。

总结来说就是,QC主要是事后的质量检验类活动为主,默认错误是允许的。期望发现并选出错误。

QA主要是事先的质量保证类活动,以预防为主,期望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

因此,我们的工作重要但是工作量已经没有生产线那么繁重,琐碎。

可以经常进出办公室,和各个部门领导能照得上面。

学长当时是生产车间的主管,很年轻,二十七八的样子,但是工作老成,经常在厂报上见到他的各种先进事迹。

只要有机会见面,学长会不厌其烦地叫我回去读书。

说起来,我开始考虑起复读,也是因为表姐和学长。

我上班后的某天,表姐大概是为了感谢学长相助,请我们去了一个我当时第一次去的繁华之地吃火锅,同行的有表姐的同学,表姐介绍说,那是某某,她的研究生同学,那是某某,自己在创业。

在那之前,我虽然已在广州,佛山辗转了一圈,但是真的称不上见过世面,因为都是在生产线里打转。

那一顿饭吃完,我特别恨自己上不了台面,因为我不敢去夹菜。

来广东之前,我去的最远的地方是县城,我的直系亲属以及身边的邻居里没有一个大学生,更不用说硕士研究生。

而那天我们吃饭的都是硕士、或者在读硕士,我害怕也敬畏。

饭后的日子里,我考虑起自考或者夜校,也去留意过广告,但是上课地点基本在市中心,而工厂所在地偏远,我们有夜班,操作上不太可行。

工厂属于集团下面的几大工厂之一,离市区远,但特别有文化氛围,公司里有自己印刷的报纸,全部职员可以投稿。

我那会刚刚高中毕业,写作文的水平还在,再结合工作写一写容易见报,因此我经常投稿。

学长宿舍的房间里有台电脑,学长不在时我去他房间玩玩电脑,写写文章。

后来某天,我在学长房间看见有研究生课程资料,后来和他说起,他说他在读研究生。

我当时心里特别震撼,在当时的我眼里,他已经在我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但是他还在继续努力。

在深圳这样的地方,一个高中文凭能做什么呢?我开始不平静。

经过好多个日夜的挣扎,我和家里说,我想复读,父亲说家里就这样的情况,钱从哪里来呢。

母亲说,你先回来,钱再去想办法。

2006年7月29日办完离职手续,从广州转车回家。

补习学校的校长说我在外面打过工,怕有不良习惯,要读的话,交4000块钱。

我在外面近一年,回家时候身上不到2000.

母亲四处去借,解决了钱的问题,我终于坐在复读班的教室。

班主任说,你这样的成绩,如果去年接着复读,不需要什么钱,至少二本甚至一本不是问题。

但是现实里没有如果。

经过一年复读,结果怎样呢?还是和去年几乎一样的分数,数学不仅没进,反而低了两分。班主任安慰我说,放下一年基础知识生疏了。

但是我知道,这个分数就是我的极限。

这一次我没有瞎填,无论怎样,我需要一个去体验大学生活,一个接触更广知识的机会。

在大学期间,没有去兼职,没有旷课,进大学的第二个学期,报了自考本科。

课余把附近重点大学逛了个遍,也经常去找在这些大学读书的同学聊天。

课内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图书馆和自学上,自考科目除了日语和深奥的英美文学报了课外培训班以外,其他全部自学。

终于在专科毕业的同时本科也毕业。

大学毕业那年,距第一次来广州的5年以后,我再次来到了广州,但是,这一次,再也不害怕了。

我此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和旁人相比,没有耀眼的成就,过着普普通通的职员生活。

但是,我自己知道,为了这普通的职员生活,我走过了多少的曲折。

如果后来没有复读参加高考,我会怎样呢?

我大概也会在某座城市的角落,过着更为艰辛的生活。

四. 后记

我想努力留在这座城市,这样亲人有需要来到这里的时候,就像当年姐姐帮助我一样,我也能提供一个落脚点,而且我希望我能更上一个台阶,他们来的时候能有车接有车送,能更好地看看城市里的灯火,能体会到城市除了拥挤,还有生活更便捷。

毕业后的10年,我终于做到了,虽然是借助了土拨鼠(我对象)的力量。

在后来的上班过程中,我见过不少生产线上的厌学少年,我也不厌其烦地劝他们抓住机会读书,但是一个也没有劝回。

我也和表姐,学长时不时保持着联系。

每一次,但凡看见和我当年一样迷茫的提问少年,我会认认真真地解答:

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是,在这个年龄,如果你能选择高考,选择读书,尽量选择吧。

高考讲究时效,过了这几年一生就不会再有机会,而挣钱,你将来运气好可能一年就能赶上别人。

高考对真正有选择的人来说,确实参不参加都无所谓。

而且对这类人来说,Ta 做任何事都只是打发时间,因为他们的祖荫就够Ta们一生无忧。

而高考,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是一条最公平,最便捷的改善人生之道。

重要的程度不亚于,要被冲进激流时候能抓住的一根长在河边的稻草。

希望,人生里,每当有改善命运的稻草可抓的时候,我们都能及时地去抓。

和做了没有成功的遗憾相比,有机会去做而没有做的懊悔更会贯穿人的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考,是改善普通孩子命运的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