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改革开放与清政府门户开放的巨大不同

本文概要

1、大纲:了解新中国改革开放与清政府门户开放的巨大不同

2、时间跨度:1840年—2018年

3、重要名词:时代背景 出发角度 目的 结果

4、重要事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概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从而结束了新中国近30年的被封闭被封锁的局面;一百多年前的清政府也曾实行过门户开放,但是,中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清朝的门户开放有着极大的区别。为了消除对二者的模糊认识,避免诸如“全盘西化” 的错误观点,正确地认识对外开放,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有必要将门户开放与对外开放作出比较,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下文,“前者”指清政府门户开放,“后者”指新中国对外开放)

一、时代环境、历史背景不同

前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纷纷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

清政府晚期的十九世纪末期,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清政府更加腐朽,根本无法主宰中国的命运。帝国主义逼迫清政府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把中国所有的沿海和沿江门户向帝国主义开放。可见,晚清的门户开放政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在被迫的情况下,被列强操纵控制下提出的。

后者是中国政府在中外国家平等交往,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主动实施的政策。

新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1978年,此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主权完整、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了解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确定对外开放是“主权在我”,即不损害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同时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二、出发角度不同

前者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进行殖民掠夺;清政府被迫开设通商口岸客观上导致列强更容易在中国攫取利益,当时的制度和政策都是有利于列强,有害于中国的,可见门户开放是被逼迫的。

后者是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动对外开放,是互惠互利的,在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交往的同时,可以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发展中国的经济,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举措。

三、开放目的不同

清政府被迫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只是为了自己能够苟延残喘,维持腐朽的统治。同时默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能分享侵略权益的现状。19世纪末,就在西方列强和日本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时候,美国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清政府只能“恩准”承认。

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规律而进行的,是为了让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并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为目的。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为了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振兴,提升综合国力,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四、开放结果不同

前者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从此,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和门户开放政策,控制了中国所有重要的通商口岸,控制了中国的海关、税收、对外贸易和交通事业,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商品市场和文化侵略的领地,把中国当成了他们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对象,压制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引进外资和技术,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开放四十年并取得了巨大成效。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工业体系日益完善,科研文化日新月异,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由此可见,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自主发展的能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简表



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通过双循环实现平衡充分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成绩必须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举下去。



更多历史内容,请持续关注公众号 “云竹文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是一种美德,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中国改革开放与清政府门户开放的巨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