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的每一个生日,我都给你过

      和每一个周六一样,早晨六点多起床,安顿好一切,背上沉甸甸的书包,步履匆忙地赶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上学。这也是不一样的周六,我的生日。


        一路上,我想要不要给自己买个生日蛋糕呢。拿着手机看了又看,后面想:"哪有自己给自己买蛋糕过生日的。”

      上了一天课,带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在地铁上,我盘算一下,40+的人了,真真过的生日屈指可数,生日蛋糕寥寥无几。我是真的不喜欢过生日,不喜欢吃生日蛋糕、因为怕过一个生日就老一岁吗?

      都不是,这些不过是我失望过后给自己劝慰的说词。生活缺乏仪式感,日子就会过得索然无味。我希望生活有仪式感,每次孩子过生日我都悄悄地羡慕。我希望过节、过生日的时候能有一支花、一块蛋糕、一个小小礼物以纪念我走过生命的又一个年轮。可是我很少收到这些,我也从来没有说出我的感受和想法。因为我认为开口提出来就是争来的,争来的没意思,不是别人主动的。要求和勉强他人失去了意义。

      早上,孩子没有跟我说一句“生日快乐”。先生在娘家、婆家的群里发红包,我并没有喜悦感,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是照例发了一个答谢红包,推脱自己要上课。其实是我不想说一句话。我有些沮丧、失望、伤心。我能抱怨谁呢?是先生的错吗?我有表达自己的希望是什么吗?是孩子的错吗?我并没有明确告诉过她我哪天过生日。她曾经问过我,我说:“妈妈不过生日。”。

      为什么我会有这些情绪呢?我一直用忽略着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用各种说词掩盖。在过生日这件事上自己的内在小孩没有被满足。

      既然想有一个蛋糕,为什么不去买一个呢。我为什么不能给自己过生日,并告诉家人,我希望过有蛋糕和礼物的生日。

      出了地铁口,滂沱大雨中,我奔向烘焙店,买了一款蛋糕。我小心翼翼地护着蛋糕,生怕弄坏了,全然不管被雨水淋湿透了的鞋子和裤子。

      回家,女儿看我提着蛋糕,先是楞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欢呼雀跃地跑过来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生日快乐!”


      默默地对自己的内在小孩说:“亲爱的,我给你买了生日蛋糕,给你过生日,生日快乐!余生的每一个生日,都会有蛋糕、有玫瑰花或礼物的生日。因为你值得拥有。”

      烛光中,我感受到需求被满足后的舒畅。这让我回想起鼓励咨询里面的一段话:我们童年时期得出的结论,常常和我们今天对生活的观念是相同的。我们拥有一个成年人的身躯,在成年的世界里行事,运用的是自己童年的推理。童年积压的不满足,成为我们情绪的按钮。 

      看见即是疗愈。我是一个成年人,可以运用我学到的方法照顾好自己,陪伴滋养我的内在小孩长大。



      从今天开始,做自己的鼓励咨询师,疗愈自己。改变自己的一些局限性信念,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而不是期望别人去猜。


      未来即使身处荆棘,也能绽放如花,欢喜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余生的每一个生日,我都给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