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七八年之久,我又一次翻开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完全像是读一本新书,印象中只剩下模糊的小说情节。花了4天的时间看完,对自我有了一些了解,书名就是遇见未知的自己,自己是谁,在不同的时刻,自己会有不同的状态,是不是都是同一个自己?喜怒哀乐,是谁主宰了谁?张德芬通过描写女主跟着一位神秘的人生导师自我修行并打怪成功升级的心路历程。平常我们日常谈话中常自称为“我”,其实只是占5%真我的小我。 95%的真我,都被身体,情绪,思想,角色扮演或是身份认同层层包裹,最终很难认识到真我的爱,喜悦,和平。
应着这5%的小我,随之变化的是,我们会有各样的面具来保护自己,因为我们怕受伤害。
5%的小我,听不得批评,听不得冷言嘲讽,受不得不被爱,一切都是自我为中心,所有的感受都是这个我和世界发生联结,也是这个我自发性地作出应对。就像是《This is Water》里面,David Foster Wallace说在我们所有的经历当中,没有哪一个不是以自我为绝对中心的, 世界要么在前,在后,在左,在右,在电视上,监视器里等等,所看到的都是我想看到的,以为心外是外部世界,其实一直都只有自己。因为所感所见都是从心而发,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这种意识可以被认为是大脑的出厂默认设置。
那有没有可能更新这个默认设置,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自然是有的,不然在这个万千世界里,就不会这么热闹非凡,千姿百态了。
可以通过阅读,可以依靠人生导师。绝大多数的我们,或者只有通过阅读,学会有效积极思考。很多时候大脑只是在胡思乱想,少一些胡思乱想,把自己抽离出来,像是旁观者那样来观察自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用对自己要求太高。
先从认清楚自己的现状开始,我是谁,有哪些代词可以来称呼我,这些又确实是自己吗?我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还是只是我选择看到的世界,所以试着去打破这个结节,当执着来时,抽离出自己,跳出来看事情,我看到的是事实吗?判断依据又是什么?抽离出自己看自己,你真会发现不同的自己,很多时候,自己不是自己。为了更好观察自己,在家里装了个视频,从影像里看到臃肿,衣衫不整,神似梦游的自己,真是异常汗颜居然这是我。
要更好地认识自己,除了更新默认设置,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提出可以通过通过和身体联结,对情绪臣服,在思想上定静,最后做到身份认同,能觉察自己。
所以如果没事,试着跑跑步吧,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和有节奏地喘气,以及全身热腾,汗水渗出每一个毛孔的畅快,以此听见身体的声音,和身体建立起联结。每次跑步,亦或是看书,画画,我都喜欢晒朋友圈,有朋友评论说是真有毅力,其实不是,只是喜欢而已。笑来老师说,凡是做个事情需要坚持,必然无果,因为是打心里不喜欢,再怎么坚持,终有一天倦怠而放弃。但如果是喜欢,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跑步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大一那会,哈,回忆果然美好。
再是画画,喜欢一幅画的意境,于是会沉静到里面,一笔一擦,来来回回试着画出感觉,全然不知时间悄然溜走。借此来感知自己。
然而有时候脾气来总还是来了,书上说要接受自己的脾气,用了臣服这个词,接受当下的一切,人往往是因为不满所以纠结,为此从接受开始,现在的所有都是一直以来到现在的业所结的果,自己都得受着。
再说说看书,有时候书看着看着,会发现书与书之间的缘分,在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提到的一幅画, 这里是马,车夫,还有乘客, 在《思考,快与慢》,里面则是大象和骑象人。说得都是一个意思,所谓的我,扮演的几个角色,以为的我在某个时段其实是谁,谁又其实某个时段的我,但愿这么说不是导致人格分裂推诿最好的理由。 马是表意识,马夫是潜意识,乘客是真我。然后作为成人的我,几近于60%已经是自动化模式,也就是马掌握着前行方向。这也是为什么有几次早上匆匆出门,硬是会想不起来,是否上了保险,因为这些动作已经自动化了。
据说,大脑其实特别吝啬的器官,能做到不动脑,就不动脑,因为大脑3磅,占体重的2%,可它用到身体20%的能源,没有像外面说的那样,只有用到10%大脑,90%闲着没事干。大脑负担很重。(洪兰老师的《认知心理学》)
如果认真思考下,发现自己被这匹马控制得好恐怖,看剧精神十足,看混沌的上课,几分钟就睡意袭来,这是谁想偷懒?是谁不想学习?乘客想学,是马夫不想做。 只是这个系统已经运行得太自动化,于是每次车夫都能得逞。
大多数的我们,每天是否已经生活在了一个透明的盒子里,被人设计了程序,因为渐已形成的思路,已经落入了俗套?!拼力蹬了几脚,还是在可以预见之内,还记得那个电影, 主人公所有的私生活被扯开之后的绝望, 我们是不是也已几尽于这种状态。
说得比较悲哀,自然,我都是在说笑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其实都只是来走个过场,图个开心,不然呢?哈,试着抱着玩的心态,很多事情是不是会释然一些?
真实奇葩了
2018年08月24日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