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仙贝
前不久,清华大学进行了“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展出上有很多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的笔记、作业、计划等。
其中,最惹人注意的竟是学霸们排得满满当当的计划表!
微博上#清华学霸的计划表#这一话题更是成为热榜话题,拥有高达5000多万的阅读量,有网友感叹:这就是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系列。
“清晨6点起床,6点40 开始学习,凌晨1点睡觉。”
细致到回寝室取东西都列入计划表,还有每天总结的学习、社会工作、体育、品行表现等等,似乎每一分钟都被最大限度的利用。
文都教育的考研英语辅导教师何凯文说:“如果让你去定每天计划,你能比他定得更牛,他真正让我感到可怕的是,他完成了。”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个有规划的人生,能达到真正的自由,这份自由不是物质上的、享乐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真正优秀的人,都有一个明确的远方,更有一个达到远方的明确目标。
有规划的人生
是不为人生设限
澳大利亚演讲家尼克·胡哲就是这样一个将“不完美”的人生过得“独一无二”的人。
1982年12月4日,尼克·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
他天生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
尽管身体残疾,但父母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
胡哲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护士。
在他六岁时,父亲教他如何用身体仅有的“小鸡脚”打字。而母亲则为他特制了一个塑料装置,好让他学会“握笔”写字。
八岁时,胡哲的父母把他送入小学。因身体残疾,胡哲饱受同学的嘲笑和欺侮。十岁时,他曾试图在家中的浴缸溺死自己,但没能成功 。
就在这一年,他第一次意识到“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后来他开始向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于是发现自己有演讲天赋。
在胡哲19岁的时候,他打电话给学校,推销自己的演讲。
被拒绝52次之后,他获得了一个5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薪水,开始演讲生涯 。
之后他开始“疯狂”演讲,所涉及的人群广泛,实行各种创意行善,传播爱与温暖,创立自己的公司,出关于自己故事的书、电影。
他在《人生不设限》一书中说:
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
当你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时,就等于限制了上帝在你身上的作为。
一个人平凡一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平庸,错误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可能,安于现状,对未来没有想象。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人应该学会“跳起来摘果子”,不做任何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一个有规划的人生,不在于做的规划有多细致,有多到位,而在于是否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如果一份规划不是以提高要求达到目标为目的,那就是在设框架套住自己。
真正有价值的人生规划,是不搞“圈地运动”,而是一步步踏实往前走。
有规划的人生
都倾注了高标准的专注力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
什么叫苦吟派呢?
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
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时正是深秋时分,金风一吹,落叶飘飘,那景色十分迷人。
贾岛一高兴,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来,但一琢磨,这是下一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
他就苦思冥想起来了,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念念叨叨。
对面有个官员过来,不住地鸣锣开道。那锣敲得山响,贾岛愣是没听见。
那官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职务来说就是长安市市长。他叫刘栖楚,见贾岛闯了过来,非常生气。
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
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
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处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猱桡未返,消息海云端。
如果没有思考时极高的专注力,想必贾岛是不能在这次出行中想出这样一首好诗的。
一个人的专注力越长,他能成功完成一件事的几率就越大。
成年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贫富差距,而是专注力的差距,也许你和成功之间的距离就是认真和不认真。
网上流行一段话:我知道游戏很好玩,睡觉很舒服,女孩很美,但余生很短,梦想很远,所以还需要努力。
认真且专注力极强的人,也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将专注力用在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上,远比刷抖音看综艺强得多。
一个有规划的人生,往往都倾注了高标准的专注力,只有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规划当中,才能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
学霸之所以厉害,并不在于他有多会规划人生,而在于他有极强的专注力,不被外界扰乱个人计划。
最让人可怕的规划
是高度的执行力
部门几个小组中,就数我们组组长金姐最厉害,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执行力比很多男同事强。
有一次,领导安排紧急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在两天内将目前各组负责的所有项目的季度数据报表整理出来上交,所有人都抱怨这是不可能的事,任务安排下来,大家却没有着手完成的迹象。
金姐让同事调出我们组本季度所有项目清单以及各个项目跟进进度,大致了解了情况之后,金姐开始按人分配任务。
一个项目要整理的数据报表较多就按量平均分给两个人做,因为报表数据交得急,任务分完之后还剩下一部分,金姐就揽在自己身上。
金姐说:“大家也不要抱怨,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数据报表迟早都会做的,大家一起抓紧完成了,年终直接拿出来接受领导检查,到时候就轻松多了。”
我们都知道金姐说得在理,她给大家打气说:“大家抓紧时间动起来,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我请大家一顿火锅。”
在金姐的动员下,我们干劲儿十足,提前完成了任务,上报了数据报表。
金姐的执行力很强,在她的规划下,我们的工作也有序开展。
一个人的规划能力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他有高度的执行力。
那么,当我们做好计划之后,该如何提高执行力呢?
那就需要我们缩小目标,小到这个目标根本不可能失败,并把每日计划变成一个微小的习惯。
《微习惯》一书中认为:
将大目标转化成微习惯更容易完成任务的原因在于两个,一是微习惯更容易开始,因为目标足够小,小到不可思议,因此让我们不会害怕开始;
二是微习惯更容易坚持,因为目标足够小,所以只要多做一点点,就会超越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没有坚持的压力,也就反而能坚持下去。
微习惯策略的实质就是实施每天坚持去执行的“微习惯”,每天坚持完成1到4个“小到不可思议”的计划,运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这些事情,执行力便大大提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便是对执行力的肯定,不管规划做得多周详完美,没有实施,仍旧是停留在纸上的“空头支票”。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冬青说:“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
很多人都宣扬要自由、要成功,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安静下来规划成功的路线,又有多少人背起自己身上为数不多的技能一路过关斩将地到达目的地呢?
拿破仑曾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是更聪明,做得好才是最聪明。”
如果说“想”是先决条件,那么“做”就是必然目标。
一个有规划的人生,井然有序,比毫无章法地横冲直撞稳妥得多。
真正长久的自由,是精神有依赖,行动有目标,人生有规划,是一个人对自我高标准的不懈追求。
作者简介:仙贝,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专注个人成长;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