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础知识:主题的产生

一个作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之中,无数的客观外界的现象势必不断地通过他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他获得的是大量的感性认识(即大量的生活素材),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即由概念造成判断,造成推理,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形成文章的观点或主题)。

人脑是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但要反映得正确的不容易。要经过反复的考察,才能反映得比较正确,比较接近客观实际。因此,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只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将已经获得的精神、思想再放到社会生活中去,接受生活的考验。这又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所以,往往在认识第一阶段上所形成的“思想”,即文章的主题还是不成熟的,不深刻的,没有受到客观生活的检验的。只有认识经过了多次的反复,多次“飞跃”,也就是说,经过多次从生活中来并到生活中去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较好地完成,一篇文章的主题才能深刻地确立。

《国际歌》是无产阶级的战歌,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激励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团结起来,彻底砸烂旧世界的有力武器。这首歌的主题,是法国工人诗人欧仁·鲍狄埃一百年前,亲身参加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特别是英勇地投入震撼世界的巴黎公社的伟大斗争的产物。作者如果不亲自参加巴黎公社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实践,就不会写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立场为主题的“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鲁迅的杂文,特别是他后期的杂文,思想锋利,内容深刻,文字泼辣,是生活经验的总结。鲁迅的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其中就总结着极为宝贵的社会生活经验与教训。鲁迅在谈到它的写作时,曾这样说:“这虽然不是我的血所写,却是见了我的同辈和比我幼小的青年们的血而写的。”议论文如此,记叙文如此,文艺作品也是如此:它的主题的产生同样是源于生活。

高尔基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所以,主题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生活现象中,在深入把握与认识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明确、深化从而提炼出来的思想。

例如,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狂人日记》,鲁迅先生在谈到它的主题时说过:“《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个主题是怎样形成的呢?

鲁迅早年生活于大动荡的历史变革时期,早就对腐朽的封建社会不满;又亲身经历了许多事变,鲁迅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使他寄希望于未来,终于由不忍惊醒“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到决心“大嚷起来”,“毁坏”这黑暗的牢笼。现实的生活,历史的记载;斑斑鲜红血迹,密密字里行间,使鲁迅清楚透彻地“悟”出了《狂人日记》的主题。

同样,《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阿Q的影像”,在鲁迅“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是一个长期孕育、成熟了的形象;而《头发的故事》则是根据作者的亲闻亲见,“感慨系之”,而随口“吟”成的。

由此可以看出,一篇作品的主题往往都是这样孕育、形成的:当作者观察、体验生活时,某些事件、人物、问题使作者深受感触,于是作者经过分析、研究,经过思考作用,从这些事件中发现了它的社会意义,从这些人物身上找到了思想的光辉,从这些问题中看出了本质的东西……这些,逐渐明确起来,集中起来,突出出来,一篇文章的主题就形成了。

有些朋友常常感到“提炼不出主题”的苦恼。他们虽然置身于生活生活之中,但总感到一切都“平平常常”、“没啥可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可能是深入生活不够。置身于生活之中,并不就等于“深入”了生活。只有下了深入的研究的工夫,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很多情况表明,我们观察、体验得很不够。鲁迅说:要“留心各种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很多事情我们往往没有“留心”;有时看是看了,但看到一点、两点就动手去写,往往是浮光掠影,现象罗列。同时,我们研究、分析得也很不够。研究、分析不够,就不能将感性认识很好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就不能产生认识的飞跃,也就不能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热情、敏感性,即对新生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应能力的问题;作者的立场、感情、世界观的问题。

未完待续……

推广全民阅读新时代!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我的公众号(闲读与苦读)里面有更多的内容,这个平台没有全部内容,公号里面最全。微信里面搜“闲读与苦读”即可找到!

我们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玄幻言情、豪门总裁、穿越架空、仙侠奇缘、科幻网游、都市异能、校园宠妃、职场娱乐、同人灵异等网络爽文小说!

我们也拒绝听书,听书不利于思考,更容易被朗读者、讲解者带动情绪。读书的时候,喜欢哪一段,可以反复咀嚼、品味。有感触了,可以停下来慢慢思想,而听书适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哪能听得懂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基础知识:主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