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6.1 萧墙,就是进到院子里,院子里有一个短墙,我们今天所说的影壁。祸起萧墙之内,就是在自己家里发生的事情。

所以,孔子这一段真的是一语中的,到最后,季孙氏遇到的最大的问题,都是他的家臣叛乱。

这一段,是在批评他的学生,冉有和季路。但实际上讲的是近悦远来的道理。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是孔子的政治理念,如果大家都能够和睦相处,也就不用担心人口很少,如果大家都是安定团结,就不用担心倾覆的危险。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天子下达;天下政治昏乱,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诸侯下达。政令由诸侯下达,大概延续到十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政令由大夫下达,延续五代后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延续到三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天下政治清明,国家的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手中;天下政治清明,普通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历史上对于风闻其实是很重视的,中国的历史上,尤其是宋朝,有谏官制度,谏官的责任就是收集街市上的风闻。听到了怎样的风闻,对皇帝或者大臣提出了批评,都是可以上朝启奏弹劾的。

其实,庶人议与不议,是跟天下有道与否是有关的。

在公司的治理中,如果它的权威是得到尊重的话,那么董事会,CEO和总监们,他们之间的沟通是顺畅的,上面的意思能够很快被领悟、被达成。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说:“国家政权离开了鲁国公室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到大夫手中已经四代了,所以鲁桓公的三家子孙都衰微了。”

孔子在上一章说,如果礼乐征伐都不断层层下放,一直到陪臣执国命的话,那就是三代就要完蛋了。他们不知道,破坏了君臣之礼,破坏了以礼治国的态度,其实对所有人都是一种伤害。他们只觉得自己是受益者,却不知道底下的人实际上也是在看样学样的。

所以,孔子是在这里做了一个政治预言。

推荐《授权》。授权,不是篡权。授权,是我希望你能够帮我干活儿,我希望能够调动你的积极性,你知道你的职责权力的边界。篡权,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上层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傀儡而已。

此时,大量的内斗与拉帮结派,就叫做其子孙微矣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和益友在一起,你会觉得能够丰富自己,自己能够不断地提升,不断地进步,你能够从他的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

现代人说,一个朋友,要么有趣,要么有信息量,要么能给你带来情感的支撑。如果一个朋友既能够有趣,又能够有料,还能够给你带来情感的支撑,这就是太难得了,这就是好朋友,要求交集。

如果单单求交集的话,能够交到的朋有或许很少,但是如果者三者中能够有一个帮到你,那这都是你值得结交的益者三友之一。

所以,这三者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求交集的关系。

损友有三,谄媚的人,口是心非的人,巧言令色的人。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难以抗拒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会让你更舒服。

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学会怎么识别,怎么交朋友。推荐《他人的力量》,我们要去找到第四种人际关系。

就是,这个人在你做对事的时候给予你足够的肯定,你能够看到他身上阳光的地方,他知道你在进步的地方,你们两个是相互欣赏的。同时,在你做错事的时候,他能够给你指出来,并且用建设性的方法,跟你讨论,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种人际关系,不是简单的打击或者奉承,这都会给自己的感知造成偏差的。所以,交到一个好朋友,相当于找到了一面非常清晰的镜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七七.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