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词说到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一直不明白王国维为什么这样说,特别是,第一境界和第三境界是什么意思?读叶嘉莹老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我如今终于算是知道怎么回事了。

“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昨天一夜的寒风,把思妇楼头窗外的树叶都吹落了,所以她第二天就能看到更远的天涯路(她希望在那天涯路的尽头能看到她所爱的人)。“凋碧树”的“凋零”,它在本身的材质上,是要说当万紫千红都零落了,楼头的荫蔽都消除之后的情景。这句抛开思妇思念所爱的人这个表面意思,就是说人常常被眼前身外的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所限制、所牵绊,所以你就没有更远的理想,没有更远的目光。你要想成大事业、大学问,第一,就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总是那么眼光短浅,想一学一干就可以马上得到什么成绩。学习的用处有远近大小的种种的不同,你要成为创造真正伟大事业的人,你就要脱除这眼前利益得失的牵绊,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这是王国维由这句词本身内容材质引发的联想。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惟悴。”(柳永的《蝶恋花》)这两句本来也是写爱情的,说“我”为我所爱的人,因为怀念就憔悴、消瘦,衣服的带子都宽松了,可是“我”不后悔,因为他值得我这样怀念。王国维说这是第二种境界是因为如果真正追求大学问、大事业,你要付出代价,不是那些个急功近利、想走捷径来求取最大成果的人所能做到的,所以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惜牺牲的追求精神。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是说做大事业、大学问,大家都追求万紫千红,大家都在那个繁华灿烂的地方,但“我”最后发现,“我”真正追求得到的是在灯火阑珊的地方,绝没有盲目的只追求眼前的繁华的人能够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一定要能够忍耐孤独,付出牺牲、勤劳的代价,才能得到成功。“那人”是“在灯火阑珊处”的地方,绝不是众人喧哗的所在。

本来是三首爱情词,王国维却从词的表面看其材质,展开联想。在叶老先生的分析下,我终于算是明白这三句诗所代表的境界是什么样的了。

突然纳闷,自己不明白了那么久,怎么就从来想不到去网上查查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