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杭,杨绛的父亲,原来才是真正的国民岳父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当之无愧的国民岳父。养出了中国最才的女,钱钟书最贤的妻。


神仙眷侣、相濡以沫

杨荫杭,生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笔名老圃。他们家是无锡一个有名的书香门第,他自幼受到祖父和父亲的良好教育。

从小就是学霸的他,19岁考入南洋公学,2年后,被学校送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1905年,加入同盟会。后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获法学硕士学位。

辛亥革命后,经张謇推举,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庭厅长。

1916年被任命为京师高等检察厅长。

杨荫杭与唐须荌结婚后,育有八个子女,杨绛排行老四,其女钱瑗深得外祖父喜欢,杨绛在《我们仨》中提到过,父亲的大床,他们兄弟姐妹八个从没睡过,只有钱瑗一个人得了独宠。杨荫杭得空还会教钱瑗唱昆曲。


杨绛和父亲杨荫杭

杨荫杭夫妻俩伉俪情深,虽是旧式包办婚姻,但两人一辈子从未拌过嘴,家事国事畅聊无阻,唐氏也是一位标准的贤妻良母,内操持家务,外支持夫君事业。

1937年,日本人轰炸苏州,在全家逃难的途中,杨母患疟疾去世,条件受限,就地埋葬,杨荫杭在荒野里失声痛哭。而当时,杨绛和钱钟书正远在巴黎游学。战乱平息后,杨父亲自将妻子的墓地迁回了灵岩山。

父母的婚姻观深深影响着杨绛:夫唱妇随,妻子决定丈夫事业的高度。

钱钟书创作《围城》时,正是抗战高潮,为了让他少接私教课,杨绛剧本补贴家用,还辞去保姆,自己下厨做饭,让钱钟书安心写书。钱钟书写一篇,她就在旁边改一张。


“你写我改”

钱钟书在《围城》序言里,写了很大一段话感谢杨绛,感谢她这两年来的督促与付出。

杨绛称她的律师父亲为捍卫民主法治的“疯骑士”。

杨荫杭在日本留学期间,与雷奋、杨廷栋创办了“译书汇编”,专门译载欧美资产阶级启蒙著作,如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穆勒《自由原论》等。

移居上海后,任《申报》副主编兼主笔,出版了《明治历史》、《日本维新活动历史》、《美国独立史》、《近世政治史》等,其作品被整理为《老圃遗文辑》。

杨绛后来走上翻译之路,离不开父亲的熏陶,这也才有了《堂·吉诃德》和《斐多》。

杨荫杭对子女教育奉行民主、自由,认为男孩和女孩应差异化教育,但须是爱而不溺,女孩子也要培养的独立。


留学

杨绛回忆,自己到高中还不会辨别平仄声,父亲不以为然,安慰她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

孩子们专业选择上,他不会强行干预,只是从旁给出建议,指导他们尊重爱好就行。

当年,杨绛和三姐在上海启明女校读书时,每到“月头礼拜”,父亲就会带姐妹俩外出就餐,杨绛第一次吃西西餐就是和父亲一起。

1935年7月13日,杨荫杭给杨绛和钱钟书在苏州举办的西式婚礼,主婚人也是自己亲自担当。

从巴黎游学回来后,钱钟书就在清华任教。父亲钱基博,在一次聚会上,得知老友的学校差老师,就夸下海口,说让自己儿子回来填补职位空缺。


钱钟书与父亲钱基博

钱父于是就写信给儿子说,自己身体不行了,要儿子留在身边,安享晚年。其实,他身体健康着,就是借机把钱钟书召唤回来,兑现承诺。

那时,钱钟书刚在清华任教一年,各方面如鱼得水,根本不愿意回去。杨绛处在中间为难,便向父亲求助,父亲沉默许久,说出,让钱钟书自己做主。

最后,夫妻俩顺从了老父亲,钱钟书去这所学校任职校长,杨绛就留在老家伺候公婆。

有这样一位父亲,杨绛是幸运的。

钱钟书,亦如是。


一家三口合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荫杭,杨绛的父亲,原来才是真正的国民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