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所好之“礼”

在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夏商周的不同,夏商的巫文化,也了解到了周朝时的礼乐文化,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却是礼崩乐坏,我们也对乱世中的救世良方展开了一系列的辩论,那么儒家所重视的这个礼,对于孔子来说,到底是什么呢?

孔子进入了太庙,每一件事情都要问一遍,这时候就有人说孔子不是非常的懂礼吗?他的父亲曾经在鄹做过官,现在孔子入了太庙,每一件事情还要问一遍,这不是不懂理的表现吗?夫子听到了以后,却说这就是礼。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太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这是周公以前对鲁国的封地,所以就是祭祀周公的地方,周公又创建了礼乐制度,在孔子心目中,可以说是就是偶像,它也想要成为周公那样的人,就像孔子说吾从周,但是孔子每一件事情问一遍,这对于孔子来说就是比较反常的了,因为孔子是非常的懂礼的,但是不代表问就是不懂,不问就是懂,其实这里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礼崩乐坏对鲁国是有影响的,就有很多不守礼的地方,孔子是以问的方式去提醒他人,所以说孔子对于这个礼是非常的看重的。

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些大夫,那些家臣确实有很多不守礼的地方,古代有很多的舞女,可以在朝廷中跳舞,有一种是天子才可以享有的方式,但是那些大夫却在家中这样子用,明显就是对礼的不敬,这一切都被夫子看到了,父子就说如果这样可以忍的话,那么有什么是可以不忍的?所以就是忍无可忍,当时的鲁国其实是比其他国家在礼的这方面做得更好的,其他国家如果要学礼的话,还要去鲁国去学习,但是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许多人都是把内在的那颗心丢了,只剩下一个礼仪的外壳,这个形式还在维持,但是权力都是在家臣的手中,于是就有了那一句著名的大夫僭公室,陪臣执国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孔子?孔子,它是非常的着急的,因为这个礼已经快没了,只剩下一个形式了,孔子其实是看出了礼应该不是一个外在的形式,是他们的心出现了问题。想要拯救当时的社会情况,法家会认为儒家太温柔了,太温和,墨家又会认为儒家不节俭,到家也是对儒家有种种的看法,全部都是不合的,所以就有一句话叫做礼失仁,则法,如果这个礼失去了内在的心,倒不如就用法。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和其他人有一些正的地方,比如说争谁作业写的最快,或者一起争取一个角色,所以生活中有太多的争,那么孔子又是如何理解这个争呢?孔子说君子是没有争斗的,如果非要有争的地方的话,那也是射箭的时候,君子在射箭的时候,首先会作揖,然后去射,射完以后,下来还会有一些仪式,那么这种争跟我们平时的争斗也是有区别的,如果没有这个礼的约束,争可能会导致一个怎样的结局呢?可能会使用一些下流的手段,然后就是打打杀杀,最终也会一步一步的堕落,到丛林,这时候就没有君子可言,就成了野蛮,所以那些奥运会,奥林匹克,这些运动的项目,都会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追求更高更强,这是对自己的超越,也是需要以礼的。

子夏曾经向孔子问过一句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这句话一些个别的词都是有争议,就会导致现在的翻译有各个版本,我们要去理解的话,就可以说笑的时候有小酒窝,笑得非常的漂亮,眼睛的黑白分明,非常的美,这个素就有淡雅的意思,在一些农村,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这个素就是天然的,在这个天然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小小的装饰,这就是天然的美,而跟它对比的就是浓妆艳抹,现在有很多人卸了妆以后完全就看不出来是以前你看到的那个人,子夏说的这句话是诗经的一句话,但是子夏是问何谓也?那么夫子怎么回答呢?夫子说绘事后素,在以前是没有白纸的,像我们现在有什么A4纸宣纸,他们是先画上图案,然后再加上白色,也就是素色,如果没有这个白色的底子,这幅画是不好看的,所以在最后加上白色这一步是非常的重要的,你们如果他的底子非常的乱,或者说黑不溜秋,那么这幅画同样也是不好看的。子夏却说礼后乎,也就是说,子夏把礼结合到了这里,孔子听到以后是非常的高兴的,因为孔子这时候说启发我的是子夏啊!以后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那么这个礼乐在诗经的这一段中是什么呢?礼乐是要做到恰到好处的,而这也就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动物他是没有礼的,而那个素是什么呢?那个树就是仁心啊!素色就是仁,也就是那个底,只有有了仁,才可以衬托出礼,这个礼也就会显出来,才会好看,这也就是孔子说的,不能把那颗心丢掉,现在有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所以儒家一再强调的就是那颗仁心,这其实是道家,法家,墨家没有看到的,孝,学,成己成人,都是从仁起源,这就是夫子的大创造,也就是道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夫子所好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