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富兰克林先生出生在今天的中国,他会做什么?

在人民大学经济论坛,有位小先生无奈的推出了以下这个公式:

高考+教育+就业+住房+娶妻+养子+医疗+社保+混日子=被动地走进坟墓

上面每一个关卡,每一个目标,看起来都不能成为年轻人能快乐为之奋斗的梦想。看起来这些东西是普通到本来人人都应该拥有的,而不是为之而奋斗的目标。年轻人为了这些东西活着,怎么去憧憬未来,怎么去满怀希望,怎么去拼搏一生。他们只能苟延残喘地活着,浮躁着,迷茫着,失去钱学森同志所提倡的创新精神,失去年轻人应有的勇气,失去年轻人应有的朝气蓬勃。年轻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但不幸的是我们却似乎在打消着年轻人的梦想。但事实真是如此么,读完《富兰克林自传》后,如果富兰克林先生出生在今天的中国,他又会如何做,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道路?

他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没有钱读书,丰富的知识全靠自学,凭着他独立勤勉诚实正直的品质,他一定会找一个适合自己,自己喜爱的行业,花费十年的时间,在这个行业展露头角。他为人热诚,广交朋友,对工作一丝不苛,对爱情一如既往,在行业内和网络上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追求财富,但并不渴求财富,记帐用度都非常节制。他平时工作,有条件的时候会去北上广深参与各行各业的交流,认识这个行业的领导人物,并和他们交流,并通过各种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想当时如果美国没有发生独立战争,他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会这样开心愉快自豪的渡过自己的人生。他一生没有主动追求过权力,而是持续为民众发声,对喜欢或厌恶他的人,他的说服力都像高明医生操控的手术刀,一针见血,精准无比。

不抱怨生活,用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用上天赋于自己的能力,努力开拓自己前行之路,真实对面对自己,面对朋友,面对爱人。他自传中也承认为金钱结婚,也利用公职为亲戚谋取私利,但这些都并不可耻。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每周只践行其中一个,每年不断的循环,直到这些标准形成自己的习惯。这一系列的都是小事,他都习惯性的坚持,才造就了这个人伟大的一生。他并不是追求这些,而是这些小事和习惯,在巨变和机会来临时,间接造就了他不寻常的人生。

有人把他和我国的曾国藩相比,我想说的是,抛开各自的成就和文章来看,前者如龙光明磊落,生死不惧,后者如鼠患得患失,忍辱偷生,人格上委实相差太远。曾先生固然在当代也应该活得挺好,但我想并不是我们应该效仿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眼他在费城第五大道的墓碑:


“印刷工本·富兰克林的遗体长眠于此。他象一本旧书的封面,目录已被撕去,字母与烫金已以脱落,只能躺在这里供蛆虫咀嚼。但他的著作不会全部丧失,那些著作经编辑重新修订后将会以崭新的、更加完美的版本再次问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富兰克林先生出生在今天的中国,他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