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学问》 读书笔记2

《学习的学问》  读书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持续监控,持续调整,持续精进

监控学习状态。

人是一种特别容易自我感动的动物。一旦学习了一阵子就会自我感动,从而动作变形,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从外部看,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己是否会到,为了做到了什么阶段。

这就需要沉浸式和导览式学习,同步进行。

监控自己的学习状态,就是让自己保持清醒,能够把握住方向盘。

看地图:让持续学习通关的六大阶段。

让人持续放弃的6个理由。

1.上手期:感兴趣、很兴奋

不怕没兴趣,就怕兴趣太多。

2.启动期:心流状态。

心流状态就是一种非常投入,非常享受的感觉。

之所以会有心流状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刚刚开始,一切处于美好当中。

另一方面内容比较浅显,认为自己还行。

在心流的状态下,我们对自己的学习评价达到了最高点,由此可以看出心流状态也并不一定能够成为帮助我们学会,或者他只是一种感觉,我们不应该追求它,而是应该在行动之后的得到。

3.平台期:既要攻坚,也会倦怠。

在这一时期,放弃的人是很多的。

因为遇到了困难,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知识显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另一方面重复带来的厌烦感。

所以这一时期有很多人放弃,会转到其他的领域,这又会回到了第一阶段,重新体验上手气的快感,而很多人被这种快感所迷惑,不断的放弃,不断的开始,因为这种快感会给人带来很高的愉悦感。

这时候应该做的事情是分解每个环节,优化指标,让动作到位,练习更有效,理解更扎实。

4.震荡期:自我怀疑。

能够坚持到这一阶段的人是很棒的,但有一部分人会产生一种认知冲突。

我是一个很好的人,怎么会遇到这么难的事情?

既然我没有错,那么就是这件事情错了。

既然是这件事情错了,那我就要改正这件事情,重新选择一件正确的事情,重新开始。

而这又回到了第一阶段。

5.顿悟期:拨云见日。

能够走到这里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但是所承受到的压力也是最大的。

因为这是胜利前的最后一夜,是最黑暗的一夜,最漫长的一夜。

有许多人在天亮之前放弃了。

但是,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坚持了下来,感受到了学会知识的好处。比如:在工作生活中把握住了机会,认识了有趣的人,获得了物质上的收获。

这种体验就是顿悟。

顿悟就是你学了很多东西,他都是杂乱的零散的,但是偶然有一天,自己突然发现,他们是有联系的,他们是有脉络的,他们是有框架。自己一下子突然全都知道了!这一瞬间的打通,让我们豁然开朗,浑身舒服。之前不理解的知识全部明白了,在以后的学习当中也会有快速学会的情况出现。

这种感觉是美妙的,自己真正的感受到了学习的甜。

这种体验自己一生至少要体验过一次。

6.新循环:物是人非。

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领悟?

因为行动量不同。

当自己亲身去行动了,参与了,经过大脑的思考了,这才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那么什么时候会达到?

任何时候。

要问自己的行动量够不够,要问自己是否做到位了。

当自己的行动量足够多,做的事情做到位了,甚至更精进一些,那么这种状态就会来的快一些,早一些。

而行动量不够,做的事情放水,拈轻怕重,这种状态就会遥遥无期。

调策略:抓住第一反应的“牛鼻子”。

第一反应未必正确。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我们的情绪的反应,所以这是未加整理的反应,那么就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而我们经过学习,思考,觉察,经过大量练习成为专家之后的反应,就会比较正确。

这种第一反应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

通往正确第一反应的4个阶段。

为了便于理解,以倒序方式讨论。

1.第一反应,脱口而出。

什么才是脱口而出?

就是在紧急时刻,不看书,能够直接做出回答的知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做到脱口而出,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能做到脱口而出的领域,在这个领域要成为专家。

2.若即若离,借题发挥。

这个“题”是一个线索,一句点拨,一句提醒或者一份提纲。

也就是别人提了上句,自己知道下句。

或者是别人提了一句话,而自己能把整篇文章,整本书或者整个框架都想起来。

这里面会有一个误区,就是经过别人提点,我们能够说出很多的知识,就认为自己懂了。而实际上,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懂,如果没有别人的提点,自己一点儿也想不起来。

3.知道在哪,按图索骥。

“图”是什么?

地图,全面的地图。能够让自己从上到下,看见全貌的地图。

这个“图”比“题”是要精细很多的。

这是建立外脑的方法。

不要只认为脱口而出才是厉害的,从而瞧不上其它阶段。事实上每一阶段都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些过程,最终才能够达到脱口而出。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做扎实,做到位。

4.花钱开心,囤了一堆。

花钱囤着不看的书,是没用的书。

这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和自己的大脑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只会让自己的心里感觉好受一些。

从“没有反应”到“第一反应”,是像攀登山峰一样逐级上升的,不会很轻松。人的一生,失败比成功多,困难比顺利多,挫折比得意多。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相,才会让自己鼓足勇气面对困难,最终攀登到一座山峰之上。因为我们知道学习能带给我们非常多的好处,而这些代价是我们愿意付出的。

勤迭代:学习是把0变成1的过程。

我们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困难分解,分解到细小的每一个小动作。这些小动作可以称之为管控点。然后把每一个管控点做准确,做到位。

在这期间会遇到,不会到会,也有会了忘记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的。我们所做的就是要不断的和这种情况做斗争。只要情绪不崩溃,信念要在岗,行动要到位,才有胜利的希望。

研案例:辞职在家考研的风险有多大

有很多人想辞职,然后干×××。

他们会说,是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才没有干成,如果我有时间了,就会把这件事情干成的。

疫情期间隔离在家,现在有时间了吧?那么结果如何呢?

大部分人忙着和自己的情绪纠缠在一起,并没有干成什么事儿。

甚至,和家人或一些事情掉入了情绪的陷阱里,更加的迷茫、彷徨了。

1.以前总以为自己没时间考研,其实是因为管不住自己。

很多人认为事情没有做成是因为A,实际上是因为B。

我们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没有看见事情的真相。

2.要管住自己,否则学习再多的自我管理方法也是没用的。

对于改变自己这件事儿,首先要认识到,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

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靠别人,别人靠得住吗?

其次,在我们做好了“自力更生”的思想准备后,就要开始着手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了。

我们可以从一次次的小事上做起。当我们能够把一件小事做到,就会增加胜利的经验,积少成多,我们也就会越来越有信心了,对于自我管理也就会越来越好了。

而对于失败也会积累经验的,因为一个人只要失败一次就会失败无数次,最后就会掉入深渊爬不上来。

3.管住自己是终身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人要活多长时间,管住自己就要管多长时间。

没有一劳永逸,只有时时刻刻对自己的管理。

如果有哪一天我们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如果哪一天开始躺在功劳薄上居功自傲,人就会开始跌落。

一个人向上攀登总是困难的,而向下跌落总是容易的、舒服的。

调整学习心态。

自我监控,需要时时刻刻自己监控自己。

平常心:初学者不易刻意追新。

1.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认识到这是我们的本性。然后,这可以是我们的本性,但不能被这种本性牵着走,要和他战斗。我们要引领本性往前走走,我们要自己想要走路。

2.经典永不过时。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他讲透了这门学科的本质。

而我们的学习就是要学习这门学科的概念和框架。名门学科的发展是缓慢的,别说一两年就是十几二十年,也可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在开始学习时搞懂底层逻辑。

当我们把概念和框架搞懂了,就会后发先制。

守本分:做学习和工作的老实人

现在的社会都会告诉年轻人,说不要太老实,太老实容易被骗,所以对待工作糊弄一下就可以了。

可以呀,只不过我们对工作糊弄,工作就会反过头来糊弄我们。

而工作能力是安身立命的本事,是一辈子要用的能力,是不能搞豆腐渣工程的。

并且我们通过做事,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回答“我们是谁”这个问题,来确认我们的身份,让我们在大千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认识一个人,我们常常从他做事上来认识他。如果他对工作糊弄,付言了事,那么我们会认为他是一个严谨的人吗?

不会吧,既然我们是这样来评判他人的,那就要把这种评判人的方法先用在自己身上。

因为一个人的工作就代表了一个人的脸面。

一个人的认知觉醒是他真正有了自己的主体意识的时候开始的。

简单点说就是有担当。

当一个人有担当,敢于担当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诚实的人,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当一人有担当了,他会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会向外找原因,他会老老实实学习,扎扎实实进步,把事情做完、做好。

收锋芒:见机行事,低调做人。

《道德经》中“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下该明白,为什么自己读书会被人嘲笑了吧?

1.课桌上的话不要在饭桌上说。

在公司休息聊天时间就聊天,不要在这时候拿出书来学习。这时候拿出书来学习,你是要挑事吗?

所以要分清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这就需要提高鉴别能力,鉴别现在是什么场合。

2.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我们已经看书看到现在了,自然明白学习的好处,所以我们要读书。而别人还没有意识到,那么就让他们继续按照自己安逸的生活状态生活下去吧。我们大家都得到我们想要的生活了。

不怕苦:学习的苦是“自找的”

短视频的特点。

短视频的特点就像情绪的概念。

1.情绪需要针对具体的、有意义的人或事情。

短视频主要针对的是那几十秒的情节。

2.当情绪产生时,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当短视频多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会变坏。

3.情绪持续的时间较短,并且很强烈。

看短视频的冲击力是非常强烈的,来的也特别的快,但是后遗症却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消散。

而读书却与短视频是相反的。

1.读书有时候针对具体的人或事情, 但大部分专业性的书籍,主要是针对概念、原理、框架。

2.读书时的身体和心理变化的很缓慢。

3.读书没有那么强烈,并且持续的时间非常长。

那么短视频和读书,对自己而言哪一个是真正有好处的?

是读书吧,所以要主动尝一尝学习的苦。

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吃了学习的苦,会有学习的甜。

快乐来自痛苦底色的反衬。

很多东西都是反衬得来的。黑与白,快与慢重与轻,如果没有反衬,怎么说得清?

刷短视频的快乐阈值会变的越来越高,而读书的阈值将会变得越来越低。读书的苦,也就慢慢的变成了读书的甜。

有张弛:学习到烦躁怎么办

遇到烦躁了应该怎么办?通过第3章的讨论情绪不好时会体现在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上,所以解决方案如下。

1.身体状态。

运动。

吃东西。

2.心理状态。

改换脑区学习。

多想喜悦高兴的事情。

3.心身互动

静坐

站桩

精进学习技术

新手可能想通过“提前”学习来获得应对困难的方法,但实际情况是,我们是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技巧的。

唯快不破:怎样才能快速学习?

快速学习是怎样产生的?

以前没有快速学习这回事,为什么这两年越来越火?

这是因为书的成本越来越便宜,大家可以买到很多书籍了,而买了书不看就会有压力。那么怎样减轻压力呢?这个时候,商业社会就会提供一种服务,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方法就是快速学习。

既然这些书是快速买来的,那么就快速学习,把它读完吧。

有没有“快速学习”,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快速学习?

学习高手的学习速度往往会很快。

这是一个结果。

而不是方法。

这是因为这些学习高手已经对某个领域有所了解,知道了这个领域的知识结构,这个时候他就会很快学会,并且很容易上手。

这时候能够快速学习的原因有两个:

一重复的知识。

在同一领域的很多书他的框架,原理盖点都是,相通的所以,看的书。很多是重复的,所以能够快速学习。

二新知识。

虽然学习的是新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并不全是真正的全新知识,而是老朋友转介绍。因为自己已经对这一领域有了解,是有深厚的基本功的。学这些新知识的时候,只关注新的内容就可以了,所以学的很快。

你在什么情况下快不起来?

当我们学习是在不断打破现有的认知,持续接触完全不同的领域,是这时候的学习速度必然不会很快。

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学习新领域的知识呢?

肯定要的,因为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我们如果只局限于现在一个领域里面,就会失掉很多的机会。

维难不惧:有难度的知识要怎么学

首先一定要有信心,自己一定能够学会的。

我们所接触的这些知识都不是最前沿的。既然如此,这条路就已经有很多人走过了,我们只是重复别人所走的路,那我们一定也能够学会。

1.抄书

抄书的作用是慢下来,把不懂的搞懂。

2.提问。

不看书回答,看自己能够回答出多少。

可以和小伙伴互相提问,共同进步。

3.听书。

听原文书不听解读。

4.整理结构。

自己动手把结构提取出来。

在提取整个结构的过程中,也就能够划分不同的领域了。

5.持续反复看。

看不懂就多看几遍。

6.读其它版本的论述。

如果自己觉得这些知识难,那么肯定有不同的版本。

通过阅读其他版本进行交叉,就可以容易理解。

7.搜索不同语言的材料。

由于是外语,那么我们自然会看得慢一些,反而会更认真。

由于是外语,表达方式就会不同。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

8.向相关人士请教。

师傅就是用来请教。

只是在请教之前要做好准备。

除了态度尊重,还要表现出自己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了,才能表现出真正的诚意。

9.继续往后看。

知识是前后联系的,现在不懂,后面可能有答案;继续读下去,有可能把前面不懂的解答了。

10.一天读一章。

一天读一章,不是要求数量,而是要把行动节奏固定下来。

一个人有了行动节奏,他看待事物视角就会不同。比如:可以估算出读完一本书用多长时间。这时候的计划就是真正的计划。

总之,不管什么知识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

自我升级:用复盘提升进步速度。

复盘有用吗?

复盘是非常管用的。

一,复盘的目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复盘是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1.错误。

对于错误要找出哪错了,要多内归因。

但要注意不要在情绪上过多关注,而应在事理上,行为上,下一次应该如何改进?

2.正确。

有时候我们即使把事情做对了,也不明白是怎样做对的。

复盘就是要找出正确的方法,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复制就可以。如有变化则改进。

二,只要有经历,就可以复盘。

复盘的难点就在于不愿意复盘。

因为人都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错误,我们对未来,对新鲜的事物更感兴趣。

复盘的核心就是用旁观者的角色来看待自己。

三,最有效的复盘方式是持续问自己问题。

最早的复盘就是孩提时期的自言自语。

我们已经成年了,我们可以再捡起这种行为,所不同的是我们要把它写下来。通过分析加深印象,找出原因,改进。

四,多人一起复盘,团队共同成长。

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复盘,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五,日记录,周总结,月复盘。

我曾经也做过复盘,后来100多天之后放弃了。

现在查找原因是没有进行周总结和月复盘。

对于自己的记录是散乱的,没有归纳梳理,所以心中也没有框架、图式。

保持专注:用问题引导前进的方向

在现在的世界有太多有意思、有趣的事情了,这些有意思、有趣的事情不断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常常使我们忘记了我们开始时要做什么。

那么怎样不忘初心?

1.用问题把自己拉回来。

当我们走神了,就要用问题来问自己。通过提问,把大脑运转起来。

2.拥抱好问题,远离坏问题。

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坏问题?

这个问题即使解决了,也会让我们掉进情绪的陷阱里,这就是坏问题。

这个问题能够让我们的大脑运转起来,想方法把问题搞懂,会给我们带来力量,最终的结果也是好结果,这个问题就是好问题。

重要的是我们要掌握主动性。在学习的时候要常常用问题来提醒自己,自己当初到底是要干什么,只有这样才会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换位思考:怎样提出一个好问题

提出一个好问题,有哪些好处?

可以让自己更容易得到答案。

我们提问题不就是为了得到答案吗?既然是为了自己,那么把事情做好一些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1.初次沟通,做简明的自我介绍。

我们在微信上的沟通和平常的沟通还是有不同的。

平常的沟通可以寒暄,但是在微信上的沟通还是直接一点比较好。

2.问题开门见山。

既然要提问了,就不要不好意思。

但是这个提问不是随口问问,如果你想得到一个随口回答的答案,那你就可以这样做。

如果你想得到一个认真、真诚的回答,那就应该提出一个经过全面思考的提问。

这时候,就应该像写文章一样,把问题在APP上写好,然后复制粘贴提问。

3.初识新朋友要有诚意表示。

重要的要有姿态。

姿态就是自己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然后让对方选择。

给对方更大的选择权,自己是接受的一方。

4.问题要体现出自己思考的痕迹。

要想提出好问题就要先研究什么是好问题。

先要确定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比如:是实操类的,还是系统思路类的。

这样就可以预期会得到什么样的回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的学问》 读书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