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街、挥春街与梁园,临近春节的佛山更有风味: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1.

一个城市是否宜居,有很多的要素,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历史的。但于我,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当你出门时,是否喜欢步行,而无需乘坐任何交通工具。

那么这个城市一定不能太大,有各种小街窄巷,蜿蜒曲折,又互相连通,犹如蜘蛛网一样,便利店、小餐馆、药房、菜市场,所有生活必须品伸手可及。

当你走路时,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的运动过程之中,你就与周边的环境和人发生了交集,从而生出一种叫做烟火气的东西,这种烟火气是自然而然的生活气息。

相反如果在大城市,出门必须乘车,公交地铁把你装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如集装箱一样,从一个点运送到另外一个点,路途之中没有了交互,于是显得淡漠、孤独,缺少了所谓的人情味。

所以,赚钱选择大城市,而生活在小城市可能更加舒服。

无疑,佛山就是这样的一个宜居城市。最近几年,它多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就是证明。

2.

沿着祖庙路,继续北行,经过琼花大剧院,便是仁寿寺。可惜内部在施工修缮,只能远远地看一眼高耸的如意宝塔。

拐入旁边胡同,市井气扑面而来。一大片露天区域围成莲花市场,菜鱼蛋一应俱全,树荫下两个老人在下棋,旁边围着一圈人在观战。

集市附近几座古屋,古树下掩映的大门紧闭,显得空落落的。墙上挂着“佛山历史建筑”(如沙塘10号等)标牌,可以看出这里的历史。

扒着门缝向里看,典型的岭南民居。杂草丛生,蜘蛛网密布,断瓦残垣,屋顶的木椽摇摇欲坠,塑料盆横七竖八倒在地上,久无人住。如果仔细看,还是会发现门楣上精美的砖雕,似乎述说着过去人家的富有。

莲花南历史街区曾经是许多达官贵人的居住地,自然有不少的古迹。李克琼故居,季华女子学校旧址,叶问也曾住在这里。

正走着,前方蓦然出现一座如碉堡一样的建筑,“莲花巷土宅(土府)”,现在佛山已不多见,建于明,硬山顶锅耳式封火山墙,开小窗,灰塑龙船脊依旧保存着原来的模样,过去用于存储贵重物品。

东拐西绕来到了莲花路上,尽头是一个叫莲花广场的小公园。

马路对面有一座红砖建造的礼拜堂颇为乍眼,典型西方哥特式教堂,鲜红十字上的顶盖却采用中式的绿瓦庭院样式,形成中西合璧的风格,不大常见。

沿着莲花路向东走,就是前文提到的燎原路——专属佛山人的“堕落街”——小吃一条街。

这附近的一片任围老街巷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古朴的青砖墙,白色麻石路,屋面黄色陶瓦,门窗灰塑……一切按照“修旧如旧”方式,一座座清末民初岭南风格的老民居建筑,重焕光彩。

在舍人前街的巷口位置,还重新修建起古色古香的门楼景观:‘竹坡古道’,重现了一幅古地图。

莲花路的北侧,是另一片老街区——梁园历史文化街区,百度地图上标注的“培德里古民居群”就在这里。

新近的网红打卡地——“垃圾街”也隐藏在这个区域的古老街巷内,佛山人戏称为“老鼠街,意思是这条街主要贩卖来路不明的货物。

护红巷、富路街、红路直街,梁园后门这一带的街道,多年来已经成为一个旧货交易市场,有点类似北京潘家园。

红圈围成的佛山垃圾街

其实不光旧货,每逢周末,这里更像是一个老街坊自发聚集起来的大市集。什么都卖,应有尽有。从蔬菜水果鞋袜到老唱机磁带老石湾公仔旧神佛像,破桌椅烂花盆旧书等各种杂物,您就逛吧,包你眼花缭乱。

在满目疮痍的老民居之间,一溜儿的旧货摊,走在其中,不禁产生一种回到过去的错觉。

半碎窗户,斑驳残壁,红砖墙,三层小楼,东南侧有希腊式石柱外廊,东西方结合的痕迹,可惜已成腐旧破落的危房。

红路2座历史民居

多说一句,王家卫创作团队拍电影《一代宗师》时,本想在“一代宗师”的家乡取景佛山取景,可在老城区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只能跑到去广东开平拍摄,十分遗憾。

垃圾街的隔壁,就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梁园(其他三个为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和东莞可园)。

梁园是梁氏宅园的总称,是清代诗书名家梁家叔侄四人,前后历时四十余年建成的家宅。

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体现了其实用性。庭园空间变化迭出,造园布景不拘一格,亭台楼阁、石山小径、小桥流水、奇花异草、果木成荫。

踏入梁园,一切凡尘浮躁霎时消弭,仿佛错入另一时空。

素淡自然,与江南园林十分相似。建筑玲珑不失典雅,砖雕木雕石雕灰塑琳琅满目,富有浓郁的岭南建筑特色。

秀水、奇石、名贴号称梁园三宝。石庭、山庭、水庭则为整个园子定下了清雅的基调。

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半边亭、小桥、回廊层层叠叠,移步换景,引人入胜。

正如一拱形门两边的对联所云:“两处园林都入画,满庭兰玉尽能诗”。

溜溜达达,边走边拍,不知不觉已经站在韵桥上,回首刚才用1个多小时走过的路,才发现原来梁园其实并不大,但由于布局的精巧,方尺间景色无穷变化,所以逛起来并不单调,反而显得面积非常大。

出门前,别忽略了右手边的刺史家庙、梁园历史文化展、石展,灰色调的建筑也很有特色,是个出片儿的好地方。

梁园正门口的大街,此时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满是过节的气氛。

恰逢年终岁末,春联、福字、红灯笼成为松风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年春节的时候,人们会来这里采购各种春节装饰,讨个好意头。

还有不少店铺售卖特色的瓷器、舞狮道具等用品。当地的朋友说,松风路是老佛山喜庆文化的缩影和集体记忆。

同样有着浓厚过年氛围的老街是不远处的快子路和升平路。大城市的年轻人都在抱怨春节越来越没意思的今天,筷子路挥春一条街年味儿十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斑驳的骑楼廊檐下,树影婆娑,在这条小小的老街里,无数位挥春匠人,坚持传统,在红纸上,车窗上书写下佛山人专属的祝福。

我好多字都不认识,拆开来是“掂过碌蔗”、“诚信是金”、“福禄寿”,这些词汇竟可巧妙融为一体,把美好愿望合成一字,非常有创意,也很有意思。

砚墨、铺纸、落笔。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充满了生气和温情。印刷的春联,是好看是漂亮是上档次,但很生硬、没有灵气,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一个排队等待的小伙儿说。

不少年过古稀的老师傅,在挥春街上一写就是几十年。既是对书法的热爱,也是对传统的一份坚持和守候。

一张张红彤彤的春联贴在破旧的墙上,更显韵味。阳光的照耀下,笔墨未干。久违了啊,顿时心生欢喜,满满都是儿时的回忆。那时,每到腊月二十七八,一栋楼的人都要跑到隔壁大爷家求一副手写的大红春联。

走过这一大片品字街历史街区,从锦华路拐入永安路,继续向北。

经过新开发的国瑞升平里商业街,进去逛逛,疫情下很多商户未开,人气低迷,看起来想要再造一个岭南天地的构想难以实现。

走到头就是汾江,正埠码头曾是明清时期佛山古镇水路运输的主要枢纽,“汾流古渡”就在这里。

再走两步到水上关帝庙,过桥就是此行的终点——中山公园。

从桥对岸看水上关帝庙

中山公园蛮大,是一个免费的公园。几大景区,非常值得一逛。

湖光舟影、晴筠蝉唱、垂柳拂水、亭台掩映、绿茵春晖、十里荷风,闲适的溜达溜达,不要太惬意。

到此,这条官方推荐的文化旅游路线就结束了。但佛山的旅行资源远远不止这些。

下面的地方就不做过太多介绍,放几张照片,大家感受感受,具体的还是自己去探索和发掘吧。

佛山亚洲艺术公园,水松落叶杉构成的水上森林,号称佛山最美公园。


赏千灯湖美景,爬擂岗山,登奎星阁,俯瞰佛山南海桂城。

石湾陶瓷博物馆,以五千年制陶历史而闻名,附近还有南风古灶。

附近还有一条公仔街,遇到喜欢的,不妨当手信带给朋友,物美价廉。

另外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去一趟西樵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垃圾街、挥春街与梁园,临近春节的佛山更有风味: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