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要不要来杯“仪式感”,很好喝的!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说。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使得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某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这是《小王子》里面的一段话。


这里就让人想到了仪式感。

以前不明白仪式感是什么,以为是物质、是拜金,无非就是在情人节买点平常不太舍得的东西,然后再浪漫晚餐一下,甚至任何节日和有点不同意义数字的普通日期都能过成情人节。

后来看到这段话,茅塞顿开,原来之前的误解那么深。其实这也说明了大部分女性对“仪式感”有误解,于是大部分男性就被“仪式感”伤害了。

其实想想很简单,国庆节,重大仪式,足足的仪式感,为的就是铭记这个日子与其他日子的不同和特殊。

接触最多也是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父母之间有父亲节母亲节,夫妻之间有情人节,结婚纪念日等,另外的还有过生日、乔迁之喜、考试通过、上岸顺利等都可以用仪式来庆祝。

但往往人世间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渐变色一样,所以仅仅围绕仪式感就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观念和态度。

最明显、话题度最高、争议最大的就是伴侣之间节日中的仪式感。

一种觉得仪式感就是要给我花钱,买花买礼物,不好看不贵不满意就不开心,一种觉得仪式感是没必要的,认为是虚荣心攀比心在作祟,这就是两个极端。

其实大部分人都介于两者之间,就伴侣之间来说,一个用心主动,一个踏实知足,两个人就会越来越好,这种事情向来都是双方共同努力的。

而我就是一个特别没有仪式感的人,也许是和家庭环境有关,从小到大我过生日的次数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曾经也很渴望过生日,渴望吃上美味的奶油蛋糕,但由于父母的不重视,在我强行要求下过了几次之后,渐渐的就熄了这兴致,慢慢的自己也开始无所谓了。

于是现在的我甚至有点排斥仪式感,看别人可以,千万不要用在我身上,我会不知道怎么说话,我会很尴尬别扭,我会不知道如何应对。比如婚礼从简,流程从简。比如父亲节母亲节,和父母生日,我都会紧张生涩,只一句节日快乐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其实仪式感也不仅限于此,新的一年买件新衣服穿,也是仪式感,看书之前换身舒服衣服再冲杯咖啡,也是仪式感。

人是需要仪式感的,有期待,有记录,有回忆,才有意义。

我有一位朋友,从小学到现在难得保持联系,她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少女很精致,方方面面都透露着一种仪式感。

工作中,给高三的学生准备礼物,当然也收获了学生的满满情意;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朋友圈不时记录着点滴,比如一捧花,一只狗,和一片充满清香气味的草坪;生活中,慵懒的休息日依旧有精致的甜点,睡醒后先生的惊喜、日常偶尔入镜的刀叉和红酒,也都是美好的点缀。

她说:“我眼中的仪式感,就是为了给平淡增加一份趣,给辛苦掺上一味甜。”


欢迎微信搜索关注“我的随心所阅”

你可能感兴趣的:(嘿,要不要来杯“仪式感”,很好喝的!)